植物对环境污染的磁学响应机理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baby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都市及其周边大气环境质量问题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焦点。环境磁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以其快速、经济、有效的特点已成为监测大气环境污染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本研究立足于大气环境污染监测,以植物(树叶、树木年轮)为介质,通过系统深入的岩石磁学研究,从短期(当前)和长期(历史时期)环境污染状况两个方面探讨植物对环境污染的磁学响应机理,揭示不同时空尺度的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范围、程度和历史。   以树叶为研究对象的短期环境污染状况揭示:高速公路旁树叶样品中的磁性矿物为准单畴的磁铁矿,平均粒径介于0.2~5μm之间;树叶样品中的磁性矿物的含量和粒径随着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距离的增大而减小,现代交通污染磁响应高值区局限于距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大约2m宽的条带状区域内,高速公路两侧的树木和降雨过程可有效地减少空气中交通污染产生的微粒含量。   在重工业区环境污染方面,本研究首次通过磁学手段以树木年轮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参数磁学研究探讨钢铁厂周围环境污染的历史。研究表明:钢铁厂附近树木年轮样品中磁性矿物为准单畴(其中颗粒偏向于多畴)的磁铁矿,磁性矿物形状各异,粒径大小不一;样品中磁铁矿的含量随年份的不同差异很大;通过树木不同方向上磁性参数尤其是饱和等温剩磁(SIRM)值的差异以及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谱(EDX)分析,发现树木木质部中的磁性颗粒来自于树皮和树叶表面颗粒的迁移,即大气中颗粒被树皮和树叶表面吸附后,在树木的生长季节逐渐迁移至形成层的木质部细胞,然后通过木质化作用被固定在当年生长的树木木质部木材中;另外,朝向钢铁厂方向的树干年轮钻芯样品SIRM值与对应年份钢铁厂年生产量之间高度相关,磁性颗粒在年轮之间不存在横向迁移,树干年轮钻芯的磁性参数(SIRM和部分磁滞参数)不但可反推钢铁厂生产的历史,而且可以指示该区大气环境污染的历史;污染树木钻芯样品的SIRM等值线图说明该研究区大气污染日益严重。   通过上述介质对不同时空尺度环境污染的磁学响应机理研究,进一步证明多参数磁学研究能有效地反映微粒的含量及粒度等特征,确定污染源、污染范围和反演污染历史等,是经济快速地监测城市大气污染的有效手段,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电离层不规则结构是出现在背景电离层中的一种小尺度结构。在电离层E区和F区中常见。在电离层E区,不同尺度结构形成斑块,伸展的水平区域可达数百至数千平方千米,统称偶发E层(Spo
学位
在基于地震波干涉理论的地震波成像研究及实际探测中,大多采用从背景噪声或地震波记录的相关分析中提取的面波信息进行反演,进而达到对地下结构进行成像的目的。但较之体波,其信
人类活动、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这三个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和演化趋势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由于这三个因素涉及到全球范围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传统的技术手段很难准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的建设,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每一位思想政治工作者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为此,我们必须以新的思想观念
地震断层破裂的动力学机制一直以来都是地震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认识地震震源破裂的动力学演化过程对于了解地震触发机制、模拟强地面运动、解释实际观测资料都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对复杂构造进行成像和对储层属性进行预测,现行的地震成像已经从叠后发展到叠前,相应的有叠前深度偏移与叠前时间偏移两大类方法。本文从“叠前时间偏移”是“叠前深度偏移
格兰特·伍德(Grand Wood,1891—1942)生于美国爱荷华州。1920年到巴黎学习绘画,1923年入巴黎朱利安学院学习绘画,曾受早期佛兰德斯画派和德国绘画的影响。伍德致力于艺术本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电力系统自动化一个重要方面,变电站实现自动化的核心是监控系统的自动化,其中继电保护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的监控系统可以进
RDSS导航业务处理分系统是“北斗二号”地面运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完成用户定位、定时、通信、特殊用户服务及位置报告等业务处理。为了满足“北斗二号”RDSS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