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路基是公路路面平整稳定的基础,路基的沉降变形会对路面造成破坏,从而影响行车安全,同时治理这些病害也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高速公路沉降观测及预测分析是确保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一项重要环节,对高速公路路基进行系统性、完整性的沉降观测及分析,能够掌握路基沉降的发生发展规律并预测沉降趋势,为控制路堤的沉降速率、指导工程的施工及保证施工的质量等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本文依托临白高速第LBGL-7标段填方路基项目工程,开展盐渍土地基条件下高速公路路基的沉降特性及沉降预测方法的研究。通过对路基填筑过程中及填筑完成后的沉降进行观测,结合沉降观测数据,运用对数拟合法、双曲线法、三点法及灰色模型GM(1,1)等方法进行拟合对比分析,探讨适用于盐渍土路基的沉降预测方法,并对高速公路路基的沉降及最终沉降量进行预测,对高速公路路基沉降的发生发展规律进行分析,为同类地区类似工程的建设积累经验并提供参考。论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经过盐渍土室内物理力学试验,得出干密度变化范围1.83g/cm~3-1.948/cm~3,最佳含水率在13.21%-14.93%变化,盐渍土最大干密度随着含盐率的增加而增大;粘聚力和内摩擦角随着含盐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在盐溶液达到饱和状态下最小;粘聚力和内摩擦角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其值逐渐减小。(2)通过结合其他北方干旱缺水地区路基工程施工实例,本文提出了路基填筑过程中的闷料施工工艺,减少了路基填筑施工时间,缩短了路基填筑周期,节省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生产效率,收到了明显效果。(3)路基同一断面的沉降变化趋势大体一致,沉降量基本相差不大,路基中心处的沉降量最大,由中心处向路肩处逐渐减小,路基中心处的沉降略大于路肩处;相同的路基填筑高度时,不同断面的沉降量及沉降变化趋势也不相同。(4)双曲线法、三点法、灰色模型三种方法的预测精度和相关系数均较高,且预测沉降发展趋势与实际沉降较为接近,可适用于盐渍土高速公路路基的沉降预测,能够较好地反映出路基沉降的变化趋势。(5)不同的沉降观测点,其适用的沉降预测方法也不尽相同;对一处沉降进行拟合预测时,不要选取单一的沉降预测方法进行拟合预测,尽量选取几种方法进行对比,沉降预测结果才更接近实际情况。(6)断面A路基填筑高度为5.8m,路基的最终沉降量为109mm~119mm;断面B路基填筑高度为6.6m,路基的最终沉降量为131mm~135mm;两断面路基的沉降均能够满足规范要求。(7)路基的沉降在路基填筑过程中发生约占总沉降量的70%,在路基填筑完成后6个月时约占总沉降量的83%,12个月时约占89%,18个月时约占93%,24个月时约占95%,说明路基的沉降主要发生在路基填筑过程中和填筑完成后6个月内,填筑完成后24个月时,路基沉降已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