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盐渍土路基沉降特性及预测方法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un816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路基是公路路面平整稳定的基础,路基的沉降变形会对路面造成破坏,从而影响行车安全,同时治理这些病害也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高速公路沉降观测及预测分析是确保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一项重要环节,对高速公路路基进行系统性、完整性的沉降观测及分析,能够掌握路基沉降的发生发展规律并预测沉降趋势,为控制路堤的沉降速率、指导工程的施工及保证施工的质量等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本文依托临白高速第LBGL-7标段填方路基项目工程,开展盐渍土地基条件下高速公路路基的沉降特性及沉降预测方法的研究。通过对路基填筑过程中及填筑完成后的沉降进行观测,结合沉降观测数据,运用对数拟合法、双曲线法、三点法及灰色模型GM(1,1)等方法进行拟合对比分析,探讨适用于盐渍土路基的沉降预测方法,并对高速公路路基的沉降及最终沉降量进行预测,对高速公路路基沉降的发生发展规律进行分析,为同类地区类似工程的建设积累经验并提供参考。论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经过盐渍土室内物理力学试验,得出干密度变化范围1.83g/cm~3-1.948/cm~3,最佳含水率在13.21%-14.93%变化,盐渍土最大干密度随着含盐率的增加而增大;粘聚力和内摩擦角随着含盐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在盐溶液达到饱和状态下最小;粘聚力和内摩擦角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其值逐渐减小。(2)通过结合其他北方干旱缺水地区路基工程施工实例,本文提出了路基填筑过程中的闷料施工工艺,减少了路基填筑施工时间,缩短了路基填筑周期,节省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生产效率,收到了明显效果。(3)路基同一断面的沉降变化趋势大体一致,沉降量基本相差不大,路基中心处的沉降量最大,由中心处向路肩处逐渐减小,路基中心处的沉降略大于路肩处;相同的路基填筑高度时,不同断面的沉降量及沉降变化趋势也不相同。(4)双曲线法、三点法、灰色模型三种方法的预测精度和相关系数均较高,且预测沉降发展趋势与实际沉降较为接近,可适用于盐渍土高速公路路基的沉降预测,能够较好地反映出路基沉降的变化趋势。(5)不同的沉降观测点,其适用的沉降预测方法也不尽相同;对一处沉降进行拟合预测时,不要选取单一的沉降预测方法进行拟合预测,尽量选取几种方法进行对比,沉降预测结果才更接近实际情况。(6)断面A路基填筑高度为5.8m,路基的最终沉降量为109mm~119mm;断面B路基填筑高度为6.6m,路基的最终沉降量为131mm~135mm;两断面路基的沉降均能够满足规范要求。(7)路基的沉降在路基填筑过程中发生约占总沉降量的70%,在路基填筑完成后6个月时约占总沉降量的83%,12个月时约占89%,18个月时约占93%,24个月时约占95%,说明路基的沉降主要发生在路基填筑过程中和填筑完成后6个月内,填筑完成后24个月时,路基沉降已基本完成。
其他文献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公司的发展战略已从多元化经营转变为归核化(Refocusing)战略,把公司的业务归拢到最具竞争优势的行业上;把经营重点放在核心行业价值链中优势最大的环节
高血压既是独立的心血管疾病,又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等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很高,是造成心脑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对
通过分析镀锌工艺对冷轧基板的要求,制订了生产高质量冷轧镀锌基板各重点工序的质量控制,使唐钢最终生产出了满足镀锌要求的冷轧基板。
在我从事初中化学的多年时间里.很多同学反馈的信息说化学学起来很难,我感到非常奇怪。难吗?我经常这样问自己.是不是学生对化学这门儿学科认识有误?在现实生活中流传着这样的俗语
情感分析在社会实际应用中非常广泛,比如应用于舆情分析、电商购物网站的商品评价分析、旅游网站中对旅游景点的评价分析等。通过情感分析可以将被分析的对象,比如某款商品、景点等的各方面优劣都呈现给潜在的顾客或者游客,以帮助他们更全面的做出决策。然而使用机器学习方法进行情感分析研究时,对训练数据具有严格的要求,一是训练数据和预测数据需要满足独立同分布假设;二是要有大量的具有标签的训练数据,且类别要较为平衡。
长期以来中东地区一直受到政治问题的困扰,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中东和平问题、海湾战争后的伊拉克问题.另外中东地区还面临着过分依赖石油收入的经济体制、不稳定的财政、激
雷公藤合加味二陈汤治疗蛋白尿26例温利辉笔者几年来用雷公藤合加味二陈汤治疗蛋白尿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中医科(514031)(包括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炎、狼疮性肾炎所致之蛋白尿)患者
<正>人类组织发育与损伤后再生均需要多种细胞的精密合作,特别是远距离协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人类主要认识的跨细胞远程调控形式为分泌型蛋白质,而这一机制不能完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