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与中山国比较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llwl200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古今一大变革之会”的战国是我国历史上极其特殊的时代,各诸侯国兼并战争不断爆发。揭开战国变革序幕的“李悝变法”首先在魏国发生,带动了魏国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飞速发展。作为一个经济实力强国,魏国不断谋划扩张领土,故而处于赵国环卫之下的鲜虞中山国便成为了魏国侵占的目标。魏国趁着中山国内政治腐败、政局动乱的契机,一举攻占了中山国,开启了魏国统治中山的时期。在长达27年的统治之中,魏国和中山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彼此影响。政治方面,都城的修建、长城的修筑以及官僚制度的设置都是研究的重要内容。在都城修建上,魏都大梁和中山灵寿都充分体现了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等选址原则。魏国建造长城的目的是为了抵御“强秦”,而中山则是为了抵御赵国和北方的游牧民族,同时由于经济实力的不同,两国在构筑长城的方法上存在明显的不同。两国官僚制度的设置是战国时期官职设置走向的大势,但是由于民族成分的差异,在个别官僚的名称以及职责上有所不同。经济方面,货币和手工业是本文的研究重点。魏国盛行的货币体系为布币体系和圜钱,而中山国则推行刀布并行的货币体系,与此同时,魏国货币的创新性特征明显,而中山国货币则大多是对燕刀、赵布的借鉴,究其原因是由于两国的经济实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在魏国和中山国都存在一些贝币,然而魏国的贝币主要是金贝、银贝等,中山国的贝币则有骨贝、海贝、石贝、金贝等,品种较魏国丰富许多,这些贝币大多是作为随葬货币的作用,并没有经济货币的功用。在手工业方面,魏国和中山国的青铜制造业和玉石制造业傲然战国群雄,两者在近30年的摩擦联系中,手工业制作各有特色,但又互相影响。文化方面,墓葬制度和宗教信仰是本章研究的焦点。魏国和中山国的相互影响在墓葬方面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例如积石墓、墓上建筑、墓室粉饰等等。魏国和中山国都保留有殷商的一些社会风俗,同时由于两国居住环境的差异等原因使得两国的墓葬各具特色。有关宗教信仰方面,两国基本上都秉承着战国时期各国信仰的习俗,例如对天地祖宗的信仰、对自然山川的信仰、对社稷的信仰等等,但是在共性的基础上,两者还存在自己的特点,例如魏国对河神的崇拜、中山国对高山的崇拜等等。
其他文献
省级区域规划是国家和地方发展规划和空间规划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评估省级区域规划实施的成效,探究其实施评估的方法,对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具有
近年来,文学改编电影的现象层出不穷,但有关改编电影的评价依然或多或少被“忠实性”与“电影不如文学”等观念影响。而文学改编电影作为电影创作的重要方式,这种跨媒介的转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中出现了一个庞大的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农村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留守儿童问题行为及其影响因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农产品流通环节不畅必然影响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进步,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农产品市场出现了区域性、
<正>羌族生活在横断山脉,被称为"民族走廊"的地域。以南北向的高山峡谷西接青藏高原、东连四川盆地。高山峡谷的山顶面,几乎与青藏高原的高原面同高,而深切的河谷在2 000米以
会议
本文介绍了目前唇读研究的现状与发展水平,详细阐述了唇读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唇读研究的意义,旨在引起大家对此新兴研究方向的关注与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对唇读问题的研究,并推动
医患沟通能力是住院医生规范化培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医学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认识相对于其他系统疾病更为局限,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过程中,因治疗手段有限,致残、致死率高,病情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围绕共享视野下的劳动关系理论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理论层面,学者们对劳动关系中共享的理论渊源和多维内涵进行了有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网络购物以其快捷、便利的优势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
作为中国绘画史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历程颇受瞩目。千百年中,它既有过辉煌,也曾因为战争而萧条,但不管经历过怎样的动荡,它都没有停止前进,并在发展过程中为后人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