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杏仁核亚区结构磁共振成像研究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比较抑郁症患者与健康对照杏仁核亚区体积及杏仁核亚区之间结构协变连接的差异,探究其体积有差异脑区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比较焦虑性、非焦虑性抑郁患者和健康对照杏仁核亚区体积及杏仁核亚区之间结构协变连接的差异,探究体积有差异脑区与抑郁症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对155例首发未治疗抑郁症患者和178例健康对照进行头部结构磁共振扫描,利用Freesurfer软件对所有受试者杏仁核进行分割并得到各亚区体积数据。根据HAMD-17中焦虑/躯体化因子得分是否≥7分,将155例抑郁症患者分为焦虑性抑郁组(anxious depression,AD)和非焦虑性抑郁组(non-anxious depression,NAD)。通过多因素协方差分析分别比较抑郁组和健康对照组,焦虑性、非焦虑性抑郁组和健康对照组杏仁核亚区体积及总体积差异,并将有差异亚区体积值与病程、HAMD-17总分及因子分进行偏相关分析。在MATLAB 2016a软件中进行杏仁核各亚区间的结构协变连接分析。[结 果]1.抑郁组与健康对照组两侧杏仁核总体积无显著差异(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抑郁组左内侧核(F=4.549,P=0.034)和左中央皮质复合体(F=5.077,P=0.025)体积显著减小。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抑郁组左层旁核与左基底核/左副基底核/右基底核之间的协变连接显著升高(P<0.05未校正),左皮层核与左中央核、右皮层核与右副基底核/右中央核/右皮质杏仁核移行区之间的协变连接显著降低(P<0.05未校正)。2.焦虑性、非焦虑性抑郁组与健康对照组两侧杏仁核总体积无显著差异(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非焦虑性抑郁组左中央核(P=0.012)、左皮层核(P=0.012)、左中央皮质复合体(P=0.006)体积显著减小;与非焦虑性抑郁组相比,焦虑性抑郁组左皮层核体积显著增大(P=0.029);焦虑性抑郁组与健康对照组两侧杏仁核总体积以及所有亚区体积无显著差异(P>0.05)。偏相关分析发现抑郁组左皮层核体积与焦虑/躯体化因子分正相关(r=0.178,P=0.028)。与非焦虑性抑郁组相比,焦虑性抑郁组右中央核与左皮质杏仁核移行区之间的协变连接显著升高(P<0.05未校正)。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焦虑性抑郁组左层旁核与左基底核之间协变连接显著升高(P<0.05未校正),左皮层核与左中央核、右皮层核与右中央核/右皮质杏仁核移行区之间协变连接显著降低(P<0.05未校正)。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非焦虑性抑郁组右基底核与左层旁核之间的协变连接显著升高(P<0.05未校正),右中央核与左皮质杏仁核移行区/右内侧核/右皮层核、右皮层核与右副基底核之间的协变连接显著降低(P<0.05未校正)。[结 论]1.与健康对照相比,首发未治疗抑郁症患者左内侧核和左中央皮质复合体体积减小,两侧杏仁核总体积无显著差异,提示抑郁症患者杏仁核亚区体积改变存在偏侧化现象,而且杏仁核亚区结构改变较整体杏仁核更加敏感。2.与非焦虑性抑郁患者相比,焦虑性抑郁患者左皮层核体积显著增大,且左皮层核的体积与抑郁症患者焦虑/躯体化因子正相关,提示左皮层核体积增大可能是焦虑性抑郁的状态性特征。3.尽管未能通过多重比较校正,但本研究结果显示抑郁症患者(包括焦虑性、非焦虑性抑郁患者)杏仁核亚区之间的结构协变连接均发生异常改变,提示抑郁症患者杏仁核各亚区之间存在结构协同发育异常。
其他文献
[目的]甲基苯丙胺对人体各系统的毒性作用都很明显,但鲜有关注肠道的研究。为了了解甲基苯丙胺对人群肠道的影响,并研究其可能机制,本文在人群水平,描述了男性甲基苯丙胺滥用者不同戒断期肠道损伤情况,为科学戒毒提供临床数据;在动物水平,观察甲基苯丙胺对肠道生理功能的影响,描绘甲基苯丙胺成瘾/戒断导致的肠道损伤mRNA表达谱,为甲基苯丙胺成瘾/戒断导致的肠屏障损机制研究提供研究线索及理论支持。[方法]本研究
[目的]Memtrax是一个新兴的线上记忆认知评估软件,本研究旨在临床背景下评估其对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及痴呆的诊断价值,探索相应的结果指标用于诊断MCI和痴呆参考分界值,比较Memtrax测试的结果指标与MoCA总分及其各个认知子领域的相关性,探索认知障碍危险因素对Memtrax认知评估效果的影响。[方法]从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科门诊诊治及住院收治的
[目的]毒品滥用及依赖仍是全球性公共卫生健康问题,其相关共病的发生发展是导致社会问题进一步恶化和滥用人员无法彻底戒断的重要因素。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ETH),俗称冰毒,作为目前最广泛使用的新型合成类毒品,其滥用及依赖可严重损害机体外周免疫系统和导致肠屏障损伤。本研究拟通过检测METH不同戒断期和健康对照人群外周静脉血中肠屏障损伤、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等指标,寻找可能与肠屏障
[目 的]探究焦虑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相关性,及非肥胖、肥胖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人群患病的易患因素,为NAFLD的预防,预后的改善提供新方向。[方 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0年11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满足研究纳入标准的体检人员发放广泛性焦虑障碍自测量表,
[目的]通过系统性注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激动剂二羟基苯基甘氨酸((RS)-3,5-Dihydroxyphenylglycine,DHPG)诱导小鼠自闭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样社交行为障碍,研究该社交行为障碍小鼠模型相关的核心脑区及其自噬分子机制,以期加深对ASD患者社交行为障碍病理机制的认识,为ASD的药物疗法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3月龄雄性C57BL/
[目的]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中国抑郁患者的加权终身患病率为6.8,而加权十二个月患病率为3.6%。抑郁症不但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还对家庭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负担。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抑郁症,其安全性和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低。但目前rTMS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快感缺失是抑
[目的]通过了解来精神科就诊的青少年抑郁发作患者和健康青少年的社会人口学基本信息和心理健康的相关状况,探索父母教养方式、儿童期虐待经历和青少年生活事件与青少年抑郁发作的关系。[方法]病例研究组纳入的样本为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门诊及住院部的诊断为抑郁发作的青少年患者,健康对照组为随机选取的中学的在校学生,且其PHQ-9评分在10分以下,完成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采用自编的一般情况病例报告
[目的]调查玉溪市红塔区美沙酮维持治疗人员的治疗动机及依从性现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设计针对性的线上干预措施,提升美沙酮维持治疗人员的认知、动机和治疗依从性,并评估线上移动健康干预措施的可行性、满意度及初期干预措施的效果,及时作出调整为后续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在玉溪市红塔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对符合入组标准的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然后随机分组。首先开展基线调查,包括:研究对象的一
[目的]比较青少年抑郁障碍、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人群认知损伤的差异,研究抑郁障碍、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执行任务下前额叶激活模式,并分析认知功能与前额叶血流Oxy-Hb的影响,探讨不同疾病患者认知改变与执行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纳入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31例、双相障碍患者2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19例,健康对照组31例。采用重复性成套
[目的]探究首发或至少1月未服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抑郁障碍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浆中的proBDNF水平表达差异;探究抑郁障碍患者是否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分析抑郁障碍患者血浆中的proBDNF表达水平分别与疾病严重程度、认知功能是否存在相关性;探究proBDNF能否作为抑郁障碍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的生物学标记物。[方法]实验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相匹配,采用ELISA法对73例抑郁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