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花生间作复合群体中氮磷吸收利用特征与种间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hzh508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农业大国。随着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生态环境仍在恶化等问题的加剧,如何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获得粮食高产,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玉米花生间作是一种豆科作物与禾本科作物间作模式,具有高产高效和生物固氮等优点。因此,研究玉米花生间作特点,挖掘其生产潜力和固氮能力对于解决这个难题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于2004-2005年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实验站,进行了玉米花生间作大田试验和池栽根系分隔试验,系统地研究了玉米花生间作产量、效益、氮吸收利用规律、磷吸收利用规律、光合特性及氮代谢特点,并分析了玉米花生间作体系土壤氮磷平衡、氮磷吸收利用对间作优势的贡献率及根部种间效应;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玉米花生间作对花生固氮和氮转移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玉米花生间作优势突出,产量及产值土地当量比提高14%-18%。1.1间作复合群体产量与效益与单作相比,玉米花生间作虽然降低了玉米、花生的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但间作体系具有明显的经济产量间作优势Ⅱ和生物产量间作优势Ⅱ,分别为345 kg·hm-2~2 896 kg·hm-2和3 168 kg·hm-2~9 968 kg·hm-2。从产量和LER看,2∶4模式优于2∶8模式。2∶4模式的LER平均为1.142,土地利用率平均提高了14.2%,粗蛋白总产量为1 950 kg·hm-2 ~2 211kg·hm-2,分别比单作玉米和单作花生多317.7 kg·hm-2~333.6 kg·hm-2和461.7 kg·hm-2~639.6 kg·hm-2;总产值为21 189 $·hm-2~23 318 $·hm-2,比单作玉米高4 405 $·hm-2~5 778 $·hm-2,比单作花生低852$·hm-2~2 189$·hm-2,IER平均为1.18,产投比分别比单作玉米和单作花生提高了8.33%~17.52%和7.31%~12.45%。由此可见,玉米花生间作是一个高产高效的复合群体。增施氮肥或磷肥均极显著提高玉米花生间作复合群体的经济产量、生物产量和经济效益。1.2个体生长发育特征
其他文献
由于新能源产业具有初期投资大、建设时间长、投资回收期长等特点,传统的融资方式难以有效满足新能源产业的资金需求。项目融资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通过引入私人资本,不
南宋末年 ,词人张炎为总结一代词章而著《词源》。在论著中 ,他推崇白石 ,力倡雅正 ,标举清空。“雅正”是张炎论词的基本原则 ,“清空”则是他论词的理想境界、最高的美学要
结合用于通讯电缆及电力电缆的聚烯烃绝缘电线的发展,叙述了金属钝化剂——主要指出的是抗铜剂的功能、结构及性能要求。讨论了它们的评价方法及应用原则.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治疗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分析好发因素及处理效果,为今后实施PCI手术提供参考。方法将行PCI治疗的患者234
由于时空差异,在我国广袤的地理空间中存在着各种层次不等、水平相异、类似城市群的地域形态,这些地域形态的界定在内涵及外延上往往出现重复和交叉,导致诸多概念使用上的分
以项目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综述项目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的国内外文献,阐述项目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理论基础,进而比较分析项目课程和传统课程在教学目标、
机器人教学的内容丰富和多彩,在中学的全体学生中普及开展机器人教学,让机器人教学走进课堂,对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探索如何培养
文章为建立有效的钢筋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评估方法,应用灰聚类理论,探讨了三角白化权函数在桥梁耐久性评估中的应用。在分析影响在役钢筋混凝土桥梁耐久性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
广东卫视《你会怎么做》因传递出深度的人文关怀及正能量而备受关注。《你会怎么做》秉承真人秀的"真实"原则,呈现出原生态的普通人的良知反应;遵循真人秀的"虚构处理"方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