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是研究留法勤工俭学群体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探索。本文所论及的留法勤工俭学群体是指该群体中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包括当时在国内已经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革命青年,也包括留法期间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进步青年。本文所论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则界定为1920年前后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留法勤工俭学群体是1920年前后所形成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群体不但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而且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除导论部分外,本文的正文包括四个部分。正文第一部分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留法勤工俭学群体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研究与认识。留法勤工俭学群体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与传播主要表现在通过对各种社会主义思潮之间的比较认识到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以及对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高度重视。留法勤工俭学群体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与传播主要表现在对唯物史观的认识与传播上,他们深刻理解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了解了社会基本矛盾原理,论证了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留法勤工俭学群体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认识与传播主要表现在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以及运用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社会经济问题,尤其是中国的经济问题。通过这一部分的表述可以看出留法勤工俭学群体比较系统的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而且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分析中国的实际问题。正文第二部分介绍了留法勤工俭学群体同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几次理论较量,包括留法勤工俭学群体与无政府主义的斗争、与工读主义的斗争、与国家主义的斗争。三次理论较量,使留法勤工俭学群体明确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之间区别,为许多留法勤工俭学生扫清思想上的障碍,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因而,大多数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很快抛却了对非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开始用马克思主义武装思想和指导实践。正文第三部分,阐述了留法勤工俭学群体对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探索。留法勤工俭学群体通过自身的做工体验,认识到资本主义的腐朽性,真正了解了工人阶级,理解了“劳工神圣”的意义,这种觉悟为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并与工人结合奠定了基础。留法勤工俭学群体在这一方面探索的实践主要有:利用工人刊物开展了宣传教育工作;开办工人学校,进行华工教育;帮助华工组织工会,提高了旅法华工的觉悟与组织程度。通过这些革命实践活动,留法勤工俭学群体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队伍,积累了从事工人运动的经验。正文第四部分,评价了留法勤工俭学群体的历史地位。留法勤工俭学群体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理论准备、组织准备、干部准备方而做出了巨大贡献。留法勤工俭学群体的思想对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做出了独到的贡献,尤其是蔡和森对毛泽东思想形成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留法勤工俭学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也有局限性,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欠系统、欠深刻,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选择性传播,以及主观上重实践而轻理论的倾向等。然而这一切,并不能否定留法勤工俭学群体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