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患者BPV与尿UACR、TBIL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青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f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3级患者血压变异性(BPV)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ACR)、血清总胆红素(TBIL)的关系,为预防和诊断肾脏早期损害提供参考依据,为保护心脑血管等提供新的方向。方法:随机选取青海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住院的107例原发性高血压3级患者作为高血压组,完善24小时动态血压监护(ABPM),记录24小时平均收缩压(24h SBP),根据公式计算平均真实血压变异性(ARV),根据24h SBPARV将高血压组分为3个亚组,低变异性组(ARV<9.8),中变异组(ARV在9.8-12.8之间),高变异组(ARV>12.8)。选择同期我院健康体检人群71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入选者询问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一般资料并收集相应生化指标;留取清晨无污染中段尿测量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尿肌酐,并计算UACR=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较高血压组与对照组、高血压亚组间UACR和TBIL有无差异,进一步分析24h SBPARV与UACR、TBIL的关系。结果:1、高血压组UAC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性别、年龄、吸烟比例、BMI、血糖、TC等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高血压亚组间比较,UCAR、TBIL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随着24h SBPBPV水平增加,UACR水平随之升高,TBIL水平随之降低。三组间年龄、血糖、TG、TC、24h SBP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24h SBPBPV与UACR呈正相关(r=0.584,p<0.01),24h SBPBPV与TBIL呈负相关(r=-0.462,p<0.01)。结论:1、原发性高血压3级患者UACR水平较健康人群升高,随着24h SBPARV升高,UACR水平随之升高。24h SBPBPV是早期肾脏损害的危险因素,且独立于平均血压。2、原发性高血压3级患者TBIL水平较健康人群降低,且随着24h SBPARV升高,TBIL水平随之降低。24h SBPBPV是影响血清胆红素的因素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测定西宁地区心功能不同程度患者MPV、D-D水平的变化,分析MPV、D-D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探讨其与心衰病人心功能程度的关系,为早期诊治心衰提供参考指标。方法:收集2019.1-2020.10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心衰病人114人入选为心衰组(均符合纳排标准),同一时期本院体检中心体检正常的110人入选为对照组。心衰组按NYHA心功能分级分成Ⅱ级组40例、Ⅲ级组39例、Ⅳ
目的:近年来卢戈式染色内镜(LCE)、超声内镜(EUS)和窄带成像结合发的内镜(ME-NBI)对于早期食管癌的诊断能力越来越得到临床医师的认可,但各种检查均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炎症因子:转铁蛋白(TRF)、C反应蛋白(CRP)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对肿瘤预后有着提示作用。因此,本研究将多种内镜检查方式与血清CRP、TRF联合使用,优势互补,旨在进一步提高早期食管癌
目的研究西宁地区血小板等相关凝血指标对脓毒症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观察研究,对2019.11-2020.12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EICU住院治疗的脓毒症患者且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进行分析。根据患者28天的预后,研究对象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根据2018年脓毒症诊断与治疗指南血小板干预值50×109/L分为两组。(1)利用ROC曲线分析脓毒症患者28天预后与凝血指标的关系并判
目的良好的侧支循环有助于保持低灌注脑组织的生存能力,并减慢梗死的速度,侧支状态的准确评估,将有助于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预后。本研究的目的为比较AIS患者单期血管造影(sCTA)、多期CT血管造影(mCTA)评估的侧支循环状态,探索mCTA评价侧支循环的可靠性,并联合定量灌注参数,探索其帮助预测临床结果的能力。方法资料来自于在急救中心行一站式CT检查的发病时间在24小时内的前循环闭塞
目的:血液净化作为一种被普遍应用在重症患者的抢救过程中的治疗方法,现阶段在重症胰腺炎救治中的作用不言而喻。然而血液灌流联合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是否较单一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更加有效存在一定的争议,不同的研究甚至得出互相矛盾的结论。因此,我们通过临床回顾性观察研究西宁地区血液净化不同方式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是否具有明显差异。方法:搜集西宁地区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四家综合性医院重症急性
目的:丘脑出血的发病率高居脑出血第二位,其出血位置较深,毗邻结构复杂,因此手术治疗难度较大、预后差。大量的文献表明E2、TSH、TH在脑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中具有一定的意义。本实验研究青海地区丘脑出血患者血清中E2、TSH、TH含量在其病程发展中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各激素水平在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中的意义以及E2水平对评价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脑外科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
目的:通过能谱CT对桥本甲状腺炎(HT)背景下结节进行分析,得出HT背景下良恶性结节的形态学表现、各能谱CT参数大小,从而探究能谱CT对伴有HT的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HT伴结节的患者46位,共53枚结节,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32枚)、恶性(21枚)两组。通过能谱CT平扫加增强扫描,首先观察良恶性结节的形态,是否有咬饼征、微钙化,及结节增强后范围有无缩小或模糊等形态学信息。其次对结节勾画
目的:通过观察自拟胃糜舒方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糜烂性胃炎(Chronic Erosive Gastritis,CEG)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研究其治疗肝胃不和型CEG可能的作用机制,同时也丰富CEG的中医药理论研究,促进CEG的中医药事业发展,也为后续新药的研发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征得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后,收集青海省中医院脾胃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设置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2018.01-2020.12经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照组为50例健康体检者,观察组入院后,分别在第1、3、5、10天进行血清NSE、CRP、DD含量检测,对照组只测定1次血清NSE、CRP、DD含量。并记录患者入院时GCS评分及治疗后3月m R
目的:研究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TFAM)在缺血性脑卒中不同时间脑、心肌、骨骼肌的表达水平,为研究TFAM对缺血性脑卒中脑、心肌、骨骼肌生理病理影响及过程提供线索。方法:按照随机原则,纳入45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将大鼠按不同实验内容分三个组,每组15只大鼠。对照组(Control)不予处理,正常饲养;假手术组(Sham),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