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胞外多糖益生乳酸菌的筛选及其胞外多糖的应用研究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shel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益生菌被定义为能够以活着的的状态到达并定植在机体胃肠道特定位点的有益微生物的总称。乳酸菌作为益生菌的代表,具有益生特性及功能特性,是益生菌大家族中的重要分支。乳酸菌益生特性研究是具有特定功能乳酸菌筛选必不可少的研究手段。乳酸菌被公认为是食品级的微生物,其在生长繁殖过程中的代谢产物如:乳酸菌胞外多糖、细菌素、有机酸等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乳酸菌胞外多糖主要是乳酸菌在培养过程中分泌到体外的高分子糖类物质的总称。乳酸菌胞外多糖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研究表明因为其具备乳化、增稠和生物活性等功能特性而被大量应用于乳品领域,为功能性微生物资源开发开拓了研究方向。本研究从本实验室分离保存的乳酸菌中筛选出益生特性较好的菌株,并从中对高产胞外多糖乳酸菌进行筛选、鉴定和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理化特性,以及胞外多糖在发酵乳中的应用进行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文首先对本实验室保存的100株菌株,经过耐酸耐胆盐实验(p H 2,3.0 g/L的牛胆盐)筛选出9株乳酸菌(NS1904E、NS1905E、NS1911E、NS1912E、NS1924E、NS1928E、NS1932E、NS1937E、NS1938E)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以鼠李糖乳杆菌LGG作对照,通过模拟胃肠液实验、聚集能力实验综合结果发现5株乳酸菌(NS1904E、NS1905E、NS1912E、NS1924E、NS1932E)有潜在的基本益生性能。对以上5株乳酸菌进行粘附能力实验发现均表现出良好的粘附能力,其中菌株NS1904E的粘附能力最高,高达67.89±2.91 CFU/cell。经过安全性评价初步判定所有菌株安全。(2)本实验将菌落拉丝法与EPS定量测定相结合,其中LAB NS1905E产糖量最高,达561.16±19.98 mg/L,并对该菌株进行鉴定确定为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通过醇沉、透析以及干燥的等方式获得初步纯化的多糖(L.plantarum NS1905E-EPS),其组分分析结果为水分占9.51±0.83%、蛋白占1.35±0.03%、灰分占1.31±0.68%以及总糖占84.44±0.01%。进一步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结合多角度激光光散射(MALLS)NS1905E-EPS在水相中的重均分子量(Mw)是2.658×105 Da。并且单糖组成分析可知,葡萄糖:阿拉伯糖:鼠李糖:甘露糖:半乳糖=58.83:17.4:6.31:5.86:2.74,其平均粒径为191.9 nm。L.plantarum NS1905E-EPS水溶液(0.1%w/w)的原始溶液(pH=4.08)的-19.43±0.59 m V,表明该多糖为酸性阴离子多糖。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发现,L.plantarum NS1905E–EPS呈现出大小不一、表面光滑的快状结构,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到L.plantarum NS1905E-EPS在水溶液中以长短不等,高低不同的链状聚合物的形式存在,说明L.plantarum NS1905E-EPS发生了聚集。流变学特性分析发现,该L.plantarum NS1905E-EPS是假塑性流体,在-20~90℃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温度耐受性;受Ca2+、Na+、Mg2+等盐离子影响不大;K+会破坏多糖的结构;在p H2~14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抗酸碱性,强碱对其结构的破坏强于强酸。(3)通过添加不同浓度L.plantarum NS1905E-EPS到发酵乳中,研究其对发酵乳品质的影响、流变特性以及发酵乳在储存过程中的稳定性。以没有添加L.plantarum NS1905E–EPS作对照,当L.plantarum NS1905E-EPS添加量增加到0.1%时,黏度从1263.35 m Pa.s增加到2115.14 m Pa.s;持水力从52.01±4.09%增加到57.15±0.91%;说明添加L.plantarum NS1905E-EPS能够显著改善发酵乳的品质;对发酵乳活菌数分析结果显示,发酵过程中L.plantarum NS1905E-EPS能促进S.thermophilus的生长,对L.bulgaricus的影响不大;随着L.plantarum NS1905E-EPS添加量的增加发酵乳表现出更好的弹性;在发酵乳储藏过程中,发酵乳G’和G’’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在储存第7d时表现出最高的G’和G”值。
其他文献
蓝莓渣是蓝莓酿酒或榨汁之后产生的废弃物,以蓝莓渣为原料提取总黄酮不仅可以丰富蓝莓加工产品的种类,而且对于提高蓝莓加工副产物的经济价值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目前对于蓝莓黄酮类物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蓝莓果实,而对于从废弃蓝莓渣中提取总黄酮的研究不多。本文以蓝莓渣为原料,针对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工艺开展研究,并考查其抗氧化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试验的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
我国咸鸭蛋生产历史悠久,但其生产加工中普遍存在黑圈现象,这不仅影响咸蛋黄的外观,更不利于其销售与发展。为探索咸蛋黄黑圈现象形成的原因,对咸蛋黄的基本成分以及黑圈部位的物质成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鉴定,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了一些改进思路,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分别从原料鸭的饲养方式、鸭蛋蛋壳颜色、鸭蛋新鲜度、不同的腌制料液含盐量、腌制时间、高压杀菌温度和高压杀菌时间几个方面研究了不同条件对咸鸭蛋黑圈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较高的收入、便利的生活条件、较完备的保障系统、更好的教育医疗资源吸引着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的各种“拉力”使大量的新生代农民工涌入城市,然而,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后,想定居在城市就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户籍制度的制约、高房价、高生活成本、快节奏的生活等。于是,新生代农民工不得不面临着一个现实困境:返回家乡定居还是定居在当前务工城市?目前有关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主要倾向于探讨新生代农
针对湖南烟-稻轮作区因传统耕作方式缺陷导致的烟田耕层浅薄、土壤质量持续下滑、肥水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采用田间大区试验,结合多点重复性取样,研究垂直深旋耕对植烟土壤物理特性、主要养分特性、AM菌根真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烟株根系、AM菌根侵染特点以及烤烟生长发育等的影响,为垂直深旋耕技术在我省稻作烟区应用的可能性提供试验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垂直深旋耕显著影响土壤温度与土壤积温。垂直深旋耕对5
本论文建立了农药残留标准质谱库,开发了新型化学计量学分析算法,初步实现了蔬菜中多种农药残留自动化定性定量检测。创建了237种常见农药标准质谱库,开发了一种适用于蔬菜中多种农药残留自动化检测的新型化学计量学方法,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实现了对韭菜、韭花、韭黄以及空心菜等样品中多种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此外,我们将所建立的农药残留标准质谱库和化学计量学算法进行了软件化。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农药标准质
激光焊接作为一种高质量的熔接工艺,是比较成熟的制造技术,但能量转换效率低、间隙桥接差等缺陷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多种激光复合热源焊接技术不断涌现。激光复合热源焊接技术是激光束与其他热源复合,通过两种热源的协同效应,弥补单纯激光焊接的不足之处,通过焊接单一热源难以完成的接头形式,来获得单热源难以达到的高效焊接效果。激光复合热源焊接技术具有焊接速度快、焊接质量好等优势,在汽车、航空
十二五工作的推进,扶贫工作初见成效。摆脱贫困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可脱贫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还不是很高,因此,本文以脱贫农户为突破口,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对衡山县的脱贫农户开展调查,分析其可持续生计能力的高低,并探讨生计资本如何对生计策略产生影响。通过学习和运用可持续生计理论,以问卷调查为主要的调查方法,收集部分脱贫农户的信息,主要包括农户家庭目前的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情况。采用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
苎麻是我国重要的纺织纤维作物,在云南、四川、湖南等省份广泛种植。苎麻中活性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于在苎麻的根和叶,而未见苎麻籽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报道。因此本文将开展苎麻籽黄酮的提取、鉴定、初步纯化及体外抗氧化、抑制α-淀粉酶和抑菌能力研究,旨在为苎麻籽的开发利用提供研究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DPPH-HPLC实验,发现苎麻籽乙醇提取物中存在多种抗氧化活性成分,扫描各色谱峰后初步推断其
环境污染物的毒性检测对于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常规的实验检测方法费时耗力,而且有可能造成污染物的泄露导致造成二次污染。定量构效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可以作为实验检测结果的有效补充,能够通过化合物的结构特征来预测其毒性,通过特征选择方法选取合适的特征进行预测是QSAR研究的一个重点。准确测度两个变量间的关联是特征选择
为研究克氏原螯虾对饲料中胆固醇适宜需要量,初步揭示胆固醇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及蜕皮调控机制。设计五组胆固醇添加为0(C0组)、0.25%(C0.25组)、0.50%(C0.50组)、0.75%(C0.75组)、1.00%(C1.00组)的等氮试验饲料(饲料中胆固醇含量实测为0.06%、0.29%、0.54%、0.81%、1.05%)。将225只体型相似的克氏原螯虾(初重4.4±0.1g)随机分为5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