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族的族际通婚研究——关于四排赫哲族村的典型调查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key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主要使用了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和入户问卷调查相结合的调查研究方法.以双鸭山市饶河县四排赫哲族自治乡四排赫哲族村为调查点,深入考察了这一地区的族际婚姻状况,并针对这一地区的高族际通婚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文章的第五部分笔者从群体和个体两个层次分析了赫哲族高族际通婚率形成的原因;在第六部分主要探讨了族际通婚对赫哲族人口、语言文化、当地民族关系所产生的影响.赫哲族与汉等民族普遍建立了民族混合家庭,7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已全部实行族际通婚.赫哲族族际通婚家庭所生子女的族属均报为赫哲族,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赫哲族人口数量的增长.但民族混合家庭的增多对赫哲语功能的衰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大量的赫哲汉民族混合家庭的存在,从一个侧面说明赫哲汉两族之间的关系已达到相当融洽的程度.最后,笔者提出,随着对外开放、城市化发展以及人口流动和各种渠道信息的获得,族际婚姻将会明显增长,这是历史发展和民族发展的必然选择.
其他文献
新闻宣传工作是部队政治工作中尤为关键的组成部分,发挥着凝心聚力、鼓舞士气、外树形象的重要作用。作为部队工作重头戏,如何增强军事训练工作报道的感召力,是每名基层新闻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始,大量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打工,农村劳动力跨区流动规模不断扩大,由此形成了中国转型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农民工”群体。而作为社会学关注焦点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研究逐渐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注。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在21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其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文革”中,昆明军区是全国受灾最重的单位之一。其中除了受迫害自杀的昆明军区前任第一政委阎红彦上将,被刺杀身亡的昆明军区后任第一政委谭甫仁中将,受迫害跳楼未死的云南省军区副司令员朱家璧少将等之外,昆明军区的众多将军包括昆明军区司令员秦基伟中将,昆明军区第二政委李成芳中将等,几乎全卷入了“文革”的漩涡。      阎红彦对“文革”不理解,很快就上了“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黑名单    1966年“文革”
城镇从其源起时代便是用来储存人类文明成果、保存社会遗产的地方。而老街正是城镇文明的代表和社会遗产的体现,是城镇深厚历史人文底蕴、特色聚落风貌、地域传统和现代文化碰
如何尽快地让新学生入门,突出外语教学特色,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寓教于乐,这是七年级英语起始阶段教学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How to get new students as soon as possible,
期刊
本文对金融危机背景下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行为进行了研究。农民工进城,既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迈进的历史产物。农民工群体在为我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