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二氧化钛改性丙烯酸树脂皮革涂饰剂的研究

来源 :陕西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on3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TiO<,2>由于无毒无臭、光催化活性好、紫外线吸收和红外线反射能力强、具有抗菌杀菌、除臭等功能,从而在涂料、造纸、陶瓷、化妆品、工业催化剂、抗菌剂、环境保护、航空航天、医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纳米TiO<,2>应用于传统皮革涂饰剂的改性,预期可以改善皮革涂饰剂的机械强度、耐黄变性能及耐湿擦坚牢度,获得优良性能的成品皮革。但是纳米TiO<,2>优异性能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粒径的大小和分散程度,由于纳米TiO<,2>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高且配位严重不足,使其表面呈现出极强的表面活性,极易相互团聚,形成大的团聚体,最终影响产品质量。它作为一种无机填料,在水中的稳定分散比较困难。因此必须对纳米TiO<,2>进行适当的处理,降低表面能,提高其粉体悬浮液的分散性和稳定性。 本课题用超声波和分散剂协同分散金红石晶型纳米TiO<,2>粉体,进行了粉体选择、分散剂初选、分散剂细选和超声分散工艺对比等系列实验,通过对粉体悬浮液稳定性和分散性的测定,得出最佳超声分散工艺:在纳米TiO<,2>浓度为5%的条件下,分散剂六偏磷酸钠浓度0.3%、超声分散功率为540W,超声分散时间为30min。通过对不同超声分散条件下悬浮液温度和质量的分析可知:在相同的超声功率下,随着超声时间的增加,悬浮液的温度和损失的质量都在增加;在相同的时间内,增大超声波的功率,悬浮液的温度和损失的质量增加。通过TEM照片可知:纳米TiO<,2>在悬浮液中未发生团聚,基本上以单分散形式存在。 改变软硬单体的配比,制备硬性、软性丙烯酸树脂乳液;用纳米二氧化钛粉体悬浮液与树脂乳液共混改性,制得复合物乳液和复合物薄膜,并用于皮革涂饰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物乳液粘度随粉体含量增加而增大;通过透射电镜对复合物乳液观察,发现共混并没有导致TiO<,2>在聚合物中产生明显团聚,分散状态并无太大变化;DSC结果表明用纳米TiO<,2>共混改性后,丙烯酸树脂的玻璃化温度具有不唯一性,说明共混改性减弱了该类树脂通常存在热粘冷脆的缺点;从红外谱图中可以看出,复合物薄膜随着纳米TiO<,2>含量的增加,羧酸中-OH、树脂中-CH<,2>、酯中-C=O、烯烃中-C-H吸收峰减弱;在粉体含量为1%时,复合物薄膜抗张强度最大、吸水率最低; 复合物薄膜随着粉体含量的提高,耐黄变性能增加。应用实验表明:当涂饰膜中粉体含量为1%时,成革的耐黄变等级为3.5级,成革吸水率变化不大,拉伸强度到达到了8.41MPa,断裂伸长率达到34.57%,耐干/湿擦等级为4.5/3.5,以上性能的改善适应了当前皮革行业对涂饰剂的急需。采用共混法用纳米TiO<,2>对丙烯酸树脂改性,增加了其对涂饰材料改性的理论和实践通用性,对于皮革行业采用同一方法改善现有的涂饰剂性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主轴部件是高档数控机床的重要功能部件,对其性能进行检测和分析,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并进行优化改进,是保证整机良好性能和可靠性的基础,对提高机床加工精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
自古至今,住房问题始终是人民的生活大计,住房质量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住房要求也在提高,高质量的建设工程能够为群众提供安全的住房,提高群
本文研究制定与实施递增定价政策所需的信息和计算要求对连续递增定价机制执行问题的影响,着眼于递增阶梯定价替代连续递增定价的渐近有效性及其应用。对于任意的类型分布和
桥梁检测平台是一种用于搭载桥梁安全检测与维护仪器的特种设备。由于现有的检测平台难以满足中小型钢混桥梁检测的便携、快速和经济性等需求,为此本文设计了一种轻量化的、可
随着公共交通的普及发展,地上交通逐渐达到饱和状态.地下建筑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较好的稳定性和密闭性.随着地下建筑的兴起发展,地下建筑的深度越来越深,施工难度越来越大,
齿轮传动是现代机械中最重要的传动方式之一。随着工业水平的提高和齿轮应用领域的发展,齿轮传动正向重载、高速、高精度、高效率、高可靠等方向发展,这就需要从设计理论、材料、制造工艺、实验技术等多方面对齿轮传动的性能不断优化。润滑和摩擦是齿轮研究中的重要工作。对于在高(低)温、高真空、高负荷和强辐射等特殊环境下运行的齿轮系统,传统的润滑油(脂)几乎无法完成润滑任务,因此固体润滑技术得以发展并应用到齿轮传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谈到,让媒体融合从产业层面上升到政治层面。在最近举行的2014传媒中国年度盛典及百强指数发布会
学位
在彩色印刷中,龟纹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印刷品的质量。所以,有效抑制龟纹的出现,既改善了印刷品质量,又提高了生产效率。本论文的研究目的:通过分析龟纹产生的机理及影响因素,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