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连梁的破坏机制与损伤控制研究

来源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p54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梁作为剪力墙体系中重要的抗震耗能构件,其刚度、强度、延性以及耗能等性能均对整体结构有着重要影响。实际工程的连梁跨高比通常较小,震害结果和试验研究均表明,常规抗震设计方法下这类连梁并不能避免剪切破坏的发生,难以实现抗震规范的“强剪弱弯”的理念,而连梁的刚度和承载力试验值与设计值也很难吻合,难以根据设计来控制构件和结构整体的力学特性和抗震性能。近年来,研究人员对连梁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创新,通过使用新的设计方案和材料、添加其他构件或融入新型结构形式等手段,赋予连梁更好的抗震性能。本论文针对带缝钢板阻尼器消能连梁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介绍了连梁的应用和震害情况,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比了RC连梁的刚度和强度设计公式,并提出了消能连梁的刚度和承载力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所涉及的试验方案;2.为了探寻不同跨高比下带楼板RC连梁的力学性能和破坏模式,并对比相同尺寸和配筋下带缝钢板阻尼器消能连梁的破坏机制和损伤控制,以及二者在设计和试验上刚度、承载力、延性和耗能等方面的差异,本文进行了三组不同跨高比、共计六个1/2缩尺试件的拟静力试验,尺寸和配筋均相同的无控和有控试件在相同条件相同加载工况下进行加载,并根据试验现象和数据分析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①RC连梁先受弯屈服,后期斜裂缝开展下破坏模式为弯剪破坏,不同跨高比试件的斜裂缝开展时间和主要位置不同;规范中对连梁的极限承载力较为保守,设计值是实际试验值的60%-80%。②消能连梁中相同工况下裂缝的数量和宽度均优于RC连梁,前期约60%、后期80%的变形均集中于阻尼器,最后耗能片的弯曲单元断裂失效,有效减少了混凝土的损伤;其承载力设计值和试验值吻合较好,屈服承载力设计值是试验值的80%-110%,但因连接方式刚度试验值较设计值削弱了2/3。③楼板的破坏主要为早期受弯引起的水平横向裂缝和后期因变形不协调造成的竖向或开洞处分离裂缝,楼板对连梁的承载力因跨高比不同贡献有所不同。④消能连梁的整体变形大部分集中在阻尼器上,所以其耗能比较稳定,大位移下还有所提升,等效阻尼比约为RC连梁的1.2倍,小跨高比尺寸下延性则是RC连梁的1.2倍,试验结束后两个工人对单片阻尼器进行更换仅需1小时。
其他文献
粗粒土作为高土石坝等工程的主要填筑材料,其力学特性是土木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然而,粗粒土尺寸大,具有离散特征,其力学特性不同于一般的砂土和粘性土等
随着现代高层建筑的功能日趋复杂,常规结构已不能满足强度、刚度及延性的要求。将上部结构标准层的小柱网变为下部公共服务层的大柱网,设置结构转换层是一种十分必要的结构形
波纹钢腹板组合箱梁桥是用波形钢腹板代替传统混凝土腹板的一种新型结构,因其具有自重轻、抗剪强度高等特点,该结构自诞生以来便得到了桥梁界的广泛关注与快速发展。世界各国学
地震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安全的自然灾害之一[12],而中国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最频繁、震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地震形势更是严峻。震后及时有效的应急救援工作可以
模态分析与参数识别是结构动力学的一种“逆问题”分析方法。采用实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处理工程领域的振动问题,迄今在各工程领域中广泛应用,并已发展成为解决工程中
砾性土指的是含有多粒组成分的宽级配土,包含碎石、砾、砂、粉粒、粘粒等,以往的砾石土、砂砾土、砾砂等也包含其中,是一种典型的天然土壤,并且大量存在于交通和水利等工程中
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在结构安全以及可靠度评估方面等起着重要作用,结构损伤识别作为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的重要方面,其研究已得到了极大发展,其中基于时域振动信号的损伤识别方法
对于大跨空间结构,地震动空间变化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围绕这一课题,对多点输入下的结构分析模型和方法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然后用这种分析方法对实际工程结构
随着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所需的各种能源也不断增加。所以加大非常规能源如:煤层气的开发及利用是非常必要的。但煤层气储层都是低孔低渗透,所以在开采时需要人工造缝或
大量地震灾害表明,钢框架抗弯节点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容易发生脆性破坏,而采用半刚性节点能显著改善节点的承载力、延性和刚度,有助于实现“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计思路。当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