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提取液抑制R质粒接合传递的体内外实验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_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中药提取液在体内外能否有效地抑制R质粒在S.flexneri D15 R-plasmid Cm~R和E.coli 1485 Rif~R之间的接合传递作用。 方法:1.六十种单味中药经乙醇提取制成提取液,分别测定各味中药提取液Sflexneri D15 R-plasmid Cm~R和E.coli 1485 Rif~R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取两菌共同的亚最小抑菌浓度为体外实验浓度。2.体内外R质粒接合传递抑制实验:①体外筛选有效抑制R质粒接合传递的药物:中药提取液与S.flexneri D15 R-plasmid Cm~R和E.coli 1485 Rif~R共同培养24和48小时,并设立七个对照组;计算各味中药和各对照组的R质粒转移率和有效药的R质粒转移抑制率:R质粒转移率(%)=转移接合子数/受体菌菌落数×100%;R质粒转移抑制率(%)=(1—药物作用后的转移接合子数/无药物作用的转移接合子数)×100%。②有效药物体内R质粒接合传递抑制实验:2倍的有效药物体外实验浓度与S.flexneri D15R-plasmid Cm~R和E.coli 1485 Rif~R注入昆明小白鼠腹腔,作用24和48小时,并设立三个对照组,计算各味中药和各对照组的R质粒转移率及有效药的R质粒转移抑制率,计算方法同前。 结果:1.体外筛选出的有效药物:虎杖、白头翁、白芨、黄精、龙胆草、木香、黄连,作用后的R质粒转移率都明显的下降,24小时的R质粒转移率(%)为:7.15±0.21(黄连)、4.6±0.14(木香)、4.55±0.21(龙胆草)、4.15±0.78(黄精)、3.5±0.42(白芨)、2.25±0.35(白头翁)、1.23±0.21(虎杖),与未加药对照组R质粒转移率(%):47.3±0.53有极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48小时的R质粒转移率(%)为:3.65±0.07(木香)、3.45±0.07(黄连)、2.9±0.14(白芨)、2.8±0.71(黄精)、2.75±0.49(龙胆草)、1.4±0.14(白头翁)、0.47±0.21(虎杖),与未加药对照组R质粒转移率(%):68.9±1.01有极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24小时的R质粒转移抑制率(%)为:97.4(虎杖)、95.2(白头翁)、92.6(白芨)、91.2(黄精)、90.4(龙胆草)、90.3(木香)、
其他文献
<正>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国内企业的迅速成长、扩张与并购,国内物流特别是商业配送、邮政及快递行业对配送设施的建设越来越重视和关注。这些企业的管理层已经把物流配
目的调查重庆地区女性的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es,HPV)的宫颈感染现状及基因型分布特点。方法收集32 882份宫颈脱落细胞标本,采用凯普导流杂交原理进行HPV基因分
为了使舰船轴频电磁(EM)场能被真正应用于新型水雷武器引信,求解出了在两层介质中运动的水平时谐偶极子在固定场点产生的电磁场。求解过程分为两步:首先求解静止时谐偶极子在
测试鱼雷全雷自由模态时,存在楔环连接刚度对全雷各阶模态频率的影响程度不同的现象,为了解其模态特性,研究了其自由边界状态下的非线性特性,并从模态灵敏度的角度分析了楔环
城市土壤普遍存在严重的压实退化现象。由于压实的影响,土壤物理性质发生了显著的改变:结构破坏、容重和硬度增大、孔隙度和渗透性降低。这些重要的变化对土壤生物活动、土壤
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是常见的天然酚酸类化合物,存在于多种中药材中。根据其化学结构可分为单咖啡酰奎宁酸,双咖啡酰奎宁酸、三咖啡酰奎宁酸及其衍生物。该类化合物遇热不稳
贵州拥有丰富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本文在两年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植物志及书籍文献,整理了贵州具有可观赏价值的野生木本植物名录及其地理分布,分析了它们的组成特征
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计算机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开始进入"大数据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应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保障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