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愈疡散促进糖尿病皮肤溃疡愈合的药效学研究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w2dy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复方愈疡散在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探讨其促进创面愈合及愈合后期抑制瘢痕形成的作用机理。  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创面模型(180只)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复方愈疡散组、补虚组、祛瘀组,另设空白对照组,每组30只。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阳性组给予中成药“康复新”治疗,复方愈疡散组给予复方愈疡散治疗,补虚组用复方愈疡散拆方(补虚方)治疗,祛瘀组用复方愈疡散拆方(祛瘀方)治疗,给药剂量为1ml/100g,空白对照组不做干预,自由食水。于造模后第10、16、20天观察记录创面局部的愈合情况并取材,进行以下观察及检测:1.整体和创面局部观察,包括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瘢痕面积;2.组织学观察包括采用HE染色观察创面各时间段组织形态学变化,记录胶原纤维体积、微血管计数,用透射电镜观察不同时间段各组创面胶原纤维、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变化。3.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检测Ⅰ、Ⅲ型胶原、Smad3、Smad7、TGF-β1,来研究复方愈疡散在慢性难愈性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机理。  结果:复方愈疡散组第10、16天创面愈合率与阳性组无差异,但优于其他各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及瘢痕面积复方愈疡散组优于其他组(P<0.05);复方愈疡散组与阳性组创面显微结构、超微结构表现优于其他各组。造模后第10天电镜:模型组毛细血管稀少,胶原纤维生成不明显,成纤维细胞镜下少见,阳性组与复方组成纤维细胞较多,纤维丰富,愈合良好;第16天,模型组胶原纤维生成增多,阳性组胶原纤维大量生成、变粗,复方组成纤维细胞体积大,核形态较规则、粗面内质网丰富、线粒体数量多。第20天,模型组成纤维细胞粗面内质网扩张,阳性组毛细血管壁消失,成纤维细胞粗面内质网扩张,复方组成纤维细胞与毛细血管正常,胶原纤维增粗成束,与正常组相似。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实验中,第10天、16天复方愈疡散组与阳性组各项数据与模型组、补虚组、祛瘀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第20天,复方愈疡散组数据最佳。  结论:复方愈疡散能够促进糖尿病大鼠创面的愈合,减少瘫痕面积,提高愈合质量,其机制可能与双向调节TGF-β1—Smad3、Smad7通路(前期起促进作用,加速胶原纤维生成,能使创面愈合加速,后期起抑制作用,抑制胶原纤维过度增生从而减少瘢痕面积),调整Ⅰ、Ⅲ型胶原在创面组织中的比例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黄柏是一种常用中药,在我国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在《中国药典》中黄柏的活性成分检测包括小檗碱和黄柏碱,但是在工业生产上黄柏常常作为提取小檗碱的主要原料,而含有黄柏碱的工业废水排放到环境中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和污染。本课题主要是模拟工业生产对黄柏提取小檗碱后的废液进行黄柏碱的回收提取工艺研究,并且对黄柏碱进行了系统的抗氧化活性及其相关机制研究,其意义在于加强黄柏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环境保护作用,同时为
在贸易全球化的市场背景下,国际医药行业竞争愈演愈烈,各国政府为了提升本国药品生产企业在世界药品领域中的地位,为了维护公民生命健康的权益,以及为了加强世界药品贸易市场的竞
研究背景中药方剂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由不同中药配伍而成的方药。中药方剂由于其临床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成为中医临床应用的主要的治疗形式和手段。但是由于中药方剂所含成分复杂,制约了对其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影响了其在临床上的精准应用。针对中药方剂品种临床定位模糊和作用机制不清的问题,本课题通过对代表性中药方剂益心舒胶囊(YXS)的研究,提出了“中药-网络-效应”的整合模式,解析成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