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E-MRI减影技术及DWI在原发性肝癌局部介入术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hui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磁共振动态增强(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减影技术及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评估原发性肝癌经局部介入治疗术后疗效,探讨DCE-MRI减影技术在原发性肝癌经局部介入治疗术后表现为平扫T1WI高信号病灶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优势。资料与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经临床或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同时满足:(1)接受过射频消融、微波消融或动脉内碘油栓塞等局部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2)行完整磁共振平扫及动态增强检查,病灶表现为平扫T1WI高信号,且病灶长径>1cm。共纳入符合标准的56例患者,共计74个病灶。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局部介入治疗前后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依据增强CT/MRI病灶表现结合最新修订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odified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mRECIST)将所有病灶分为完全缓解组(42个病灶)和非完全缓解组(32个病灶)。由两位腹部影像诊断医师根据治疗后6个月平扫及增强MRI对常规动态增强、动态增强减影及DWI图像分别进行肉眼分析并对疗效判断的信心度进行评分,并比较三种技术医师信心度水平差异;分别计算MRI常规动态增强与增强减影后动脉期、静脉期图像上病灶与周围正常肝组织的对比噪声比(Contrast noise ratio,CNR)并比较减影前后差异;测量所有病灶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 ffus i on Coeff i cient,ADC)并对比完全缓解组与非完全缓解组之间病灶ADC值的差异。结果完全缓解组:(1)诊断医师对常规动态增强、动态增强减影、DWI(联合ADC)三种技术肉眼判断肿瘤区域完全性坏死的信心度评分无显著差异。(Reader1,P=0.168>0.05;Reader2,P=0.079>0.05)(2)MRI动态增强动脉期减影前、后病灶与周围正常肝组织的CNR均值分别为13.33±9.80、14.00±11.07,减影前后CNR均值无显著差异(P=0.754>0.05)。静脉期减影前、后病灶与周围正常肝组织的CNR均值分别为41.85±25.59、53.42±17.74,静脉期减影后CNR均值明显大于减影前(P=0.000<0.05)。非完全缓解组:(1)诊断医师对三种技术判断病灶内仍有活性肿瘤组织残留或复发的信心度评分由高到低为动态增强减影>常规动态增强>DWI(Reader1,P=0.001<0.05;Reader2,P=0.000<0.05)。(2)MRI动态增强动脉期减影前、后病灶与周围正常肝组织的CNR均值分别为47.79±29.09、77.08±35.95,动脉期减影后CNR值显著大于减影前(P=0.000<0.05)。静脉期减影前、后病灶与周围正常肝组织的CNR均值分别为34.24±22.09、44.15±21.0,静脉期减影后病灶CNR值显著大于减影前(P=0.001<0.05)。完全缓解组与非完全缓解组介入治疗后病灶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60±0.33mm2/s、1.18±0.18mm2/s,非完全缓解组病灶的平均ADC值明显低于完全缓解组(P=0.000<0.05)。结论原发性肝癌局部介入治疗后,由于治疗区域内出血、凝固性坏死等原因使病灶MRI平扫T1WI呈高信号,常规动态增强扫描后与病灶内因肿瘤成分残留或复发导致的动脉期强化高信号难以辨别。DCE-MRI图像减影后,完全缓解组高信号出血或坏死部分被减掉后肿瘤区域表现为明显低信号;非完全缓解组高信号出血或坏死部分被减掉后低信号背景下可清晰显示存留的活性组织强化部分。DCE-MRI减影后医师对肿瘤治疗效果的肉眼诊断信心度水平明显优于减影前,且减影后病灶与周围正常肝组织的CNR值明显提高(P<0.05)。ADC图像的定量分析,可以辅助DCE-MRI减影技术对病灶区域组织成分进行鉴别,治疗后复发残留病灶的ADC值明显低于完全性坏死病灶的ADC值(P<0.05)。DCE-MRI减影技术与DWI两者结合可以更加准确评估原发性肝癌局部介入治疗后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1、探讨昆明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在线尿素清除率监测(Online clearance monitor,OCM)所得的Kt/Vocm与
湛江组强结构性黏土具有较高孔隙比、中压缩性、高灵敏度等独特的工程特性,对粤西沿海和海南岛北部的经济活动和工程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迫切需要对湛江组黏土的区域分布规律、力学效应以及其强结构特性的成因进行研究。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统计分析了湛江典型黏土的物理力学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湛江组黏土的区内对比,以及湛江组黏土与其他地区一般黏土的对比分析。以广东湛江某钢铁工程土样为研究对象,对湛江组结构
当前世界正处于信息社会快速发展与人口老龄化交织的时代,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他们联结信息社会的重要手段,但老年人正在面临不同程度的智能手机使用障碍,这不仅与老
铝硅合金具有比重小、强度高、热膨胀系数低、热导率高、易于加工和回收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电子封装领域。而常见的铝硅合金的制备方法成本高,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不能实现大批量生产。搅拌摩擦加工(FSP)是一种新兴的加工技术,能够实现组织的细化、均匀化,消除缺陷,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本课题将搅拌摩擦加工应用于铸造Al-40Si的组织改性,制备优质的电子封装材料。同时,探究变质处理和热处理对搅拌摩擦加工
(1)以改进的Hummer法成功地制备出了氧化石墨烯(GO)颗粒,扫描电镜(SEM)观测显示颗粒为大小不一的片状颗粒,其粒径在200400nm,并呈稳定的层状结构,这有益于颗粒对药物的负载。动态光散射对颗粒粒径分析以及Zeta电位测定显示,其平均粒径为240nm,与扫描电镜观测一致,拥有-40mV的Zeta电位。本论文将GO作为第二代肿瘤血管药物康布斯汀(CA4)的衍生物(CA-4P)的药物输送载
目的:探讨Ilizarov骨搬移联合髓内引导针技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缺损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4年3月-2019年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科收治的胫
与正常组织相比,由于肿瘤细胞异常代谢,肿瘤部位会形成pH约6.5-7.0的酸性细胞外微环境,这为设计智能纳米药物递送系统提供了独特的条件,即肿瘤细胞在低灌注区的细胞外间隙与
当今社会,化石能源仍然是其主要的能源来源。但是化石能源有限的储量及其过渡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迫使人们寻求新型的能源和探索高性能的能源储存或者转换设备。燃料电池
锌是植物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直接或间接参与植物体内的代谢过程,被誉为“生命之花”、“智慧元素”。然而,全球土壤缺锌状况十分严重,且大部分果树对缺锌敏感,每年有大量果
由于排放法规要求,内燃机逐渐向高功率、紧凑化和轻量化方法发展,导致内燃机热负荷问题较为严峻,因此需要强化冷却系统的换热,其中采用更好换热能力的冷却介质成为许多学者的研究方向。而且气缸盖冷却水腔鼻梁区局部区域的壁面温度高于冷却介质的饱和温度,所以水腔内存在沸腾换热现象。本文采用过冷沸腾换热两相流模型和三相流模型分别模拟气缸盖冷却水腔内以纯水和纳米流体作为冷却介质的沸腾换热过程,依据热流密度、压力、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