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纳滨对虾碳酸酐酶活性分布及影响因子的研究

来源 :上海水产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具有适应性广,抗病力强,生长迅速,便于养殖的优点,且为盐碱水域移植驯化的优良品种之一。本研究围绕凡纳滨对虾的碳酸酐酶(CA)展开一系列的研究,探讨了凡纳滨对虾碳酸酐酶的组织分布、特性,以及环境因子对组织CA活性的影响,目的是对凡纳滨对虾的耐盐碱机理进行有意义的探讨,为盐碱水域渔业开发和生物的移植、驯化提供理论依据。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碳酸酐酶活性测定方法,通过比较分析了几种CA活性检测方法,选择Henry在1991年建立的△pH电极法作为凡纳滨对虾CA活性的测定方法。 2.凡纳滨对虾碳酸酐酶的分布,对凡纳滨对虾鳃、触角腺、心脏、肠道、肌肉以及血淋巴等组织进行了碳酸酐酶的检测,发现在触角腺、鳃、心脏、肠道、肌肉组织中均有CA的分布,但血淋巴中未检测出碳酸酐酶活性。 3.凡纳滨对虾碳酸酐酶特性,不论还原试剂二硫代苏糖醇(DTT)存在与否,凡纳滨对虾鳃组织CA在4℃冷藏7d其活性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表明凡纳滨对虾鳃组织CA稳定性比较好,含巯基较少。   在研究雌雄凡纳滨对虾组织CA活性差异时,发现雄虾鳃、触角腺、心脏、肠道、肌肉组织和鳃亚细胞中的CA活性均比雌虾的高,推测雄虾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可能高于雌虾。 4.不同盐度对凡纳滨对虾组织碳酸酐酶活性的影响,设立盐度15,25,35单因子多水平试验,探讨不同盐度对对虾组织CA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在不同盐度的水环境中,前鳃(第1~3鳃丝)、心脏、触角腺、肌肉、肝胰腺组织CA活性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后鳃(第5~7鳃丝)和肠道组织CA活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后鳃和肠道组织CA参与了生理调节。   
其他文献
近年来水域污染日趋严重,尤其是一些持久性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复合污染的毒理学研究正成为生态毒理学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开展了三个方面的研究
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可以对昆虫的不同器官上的感受器进行切片观察,以揭示感受器内部的清晰构造,为分析感受器功能提供依据。但目前在切片技术中,准确定位不同类型的感受
本文从开发海洋药物问题出发,以我国浙江沿海常见的海绵Hymeniacidon perleve及其一株共生细菌为研究对象,展开了一系列探索性研究,结果如下: 1.对海绵Hymeniacidon perleve及
依据目前的市场环境,主力已经不会再延用以往的那种建仓→洗盘→拉高→派发的坐庄老模式了,主力会更多的采用中线波段操作和短线滚动操作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在相对合理的空间和时间上的充分获利,来取代以往的简单控盘拉升的旧方法。做为一位成熟的投资者,你不能让市场或庄家适应你,只有你去适应市场的变化,随着主力坐庄思路的变化而改变自身的操作方式。而滚动式操作就是非常适用于当前市场背景的一种操作方式。 滚动式操作的
本实验室克隆了中华鲟的cystatincDNA并将其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PICZαA上,随后转化到毕赤酶母GS115细胞中,使cystatincDNA整合到酵母染色体DNA上;此重组工程菌经诱导培养可以获
单桩张网是江苏省吕四渔场的一项传统渔业,其每年的捕捞努力量相当可观.该研究以单根方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网囊网目选择性研究.试验通过使用套网法作为试验方法,分析了不同网
本文以鲈(Lateolabrax japonicus)为试验动物,研究饲料中不同浓度梯度的钠或钾对淡水环境中鲈的存活率、生长性能、肝胰脏抗氧化及渗透压调节等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