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具有适应性广,抗病力强,生长迅速,便于养殖的优点,且为盐碱水域移植驯化的优良品种之一。本研究围绕凡纳滨对虾的碳酸酐酶(CA)展开一系列的研究,探讨了凡纳滨对虾碳酸酐酶的组织分布、特性,以及环境因子对组织CA活性的影响,目的是对凡纳滨对虾的耐盐碱机理进行有意义的探讨,为盐碱水域渔业开发和生物的移植、驯化提供理论依据。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碳酸酐酶活性测定方法,通过比较分析了几种CA活性检测方法,选择Henry在1991年建立的△pH电极法作为凡纳滨对虾CA活性的测定方法。
2.凡纳滨对虾碳酸酐酶的分布,对凡纳滨对虾鳃、触角腺、心脏、肠道、肌肉以及血淋巴等组织进行了碳酸酐酶的检测,发现在触角腺、鳃、心脏、肠道、肌肉组织中均有CA的分布,但血淋巴中未检测出碳酸酐酶活性。
3.凡纳滨对虾碳酸酐酶特性,不论还原试剂二硫代苏糖醇(DTT)存在与否,凡纳滨对虾鳃组织CA在4℃冷藏7d其活性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表明凡纳滨对虾鳃组织CA稳定性比较好,含巯基较少。
在研究雌雄凡纳滨对虾组织CA活性差异时,发现雄虾鳃、触角腺、心脏、肠道、肌肉组织和鳃亚细胞中的CA活性均比雌虾的高,推测雄虾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可能高于雌虾。
4.不同盐度对凡纳滨对虾组织碳酸酐酶活性的影响,设立盐度15,25,35单因子多水平试验,探讨不同盐度对对虾组织CA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在不同盐度的水环境中,前鳃(第1~3鳃丝)、心脏、触角腺、肌肉、肝胰腺组织CA活性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后鳃(第5~7鳃丝)和肠道组织CA活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后鳃和肠道组织CA参与了生理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