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易混淆词语用信息考察研究 ——以两部词典为例

来源 :鲁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tterfly1982_2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语用学发展迅速,语用学理论与方法也在不断引入到学习词典编纂实践中。“语用信息”作为一个词典学概念被国外学者首次提出,在几大英语词典中的研究和贯彻也已相对比较成熟。易混淆词是外国汉语学习者发生语言偏误的“重灾区”,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成为研究热点之一,而在汉语学习词典中往往以词语辨析形式出现,是一类非常重要的语用信息。本文以易混淆词辨析这类语用信息为切入点,分别考察易混淆词辨析在《商务馆学汉语词典》和《汉语教与学词典》两部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中的内容分布和呈现情况等,并通过两部词典易混淆词对比分析,总结共性和差异并凝练特色。然后再基于中介语语料库,进行易混淆词习得偏误的调查与分析,总结偏误频率和偏误倾向,对学习词典易混淆词设置进行反观,以二语习得理论和学习词典理论为观照,对汉语学习词典中如何呈现语用信息提出优化建议。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具体考察《商务馆学汉语词典》的易混淆词收录情况,并考察分析《商务馆学汉语词典》展示的易混淆词语用信息内容。第二章,具体考察《汉语教与学词典》的易混淆词收录情况,并考察分析《汉语教与学词典》展示的易混淆词语用信息内容。第三章,从收录词条数量、语用信息呈现内容等方面对两部词典的易混淆词语用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两部词典的共性与个性。第四章,基于汉语等级大纲和HSK动态作文语料库选取42对两典共收词进行考察分析,将词典的易混淆词语用信息与中介语语料库中的具体误例作比较,更加科学地考察词典的易混淆词语用信息设置情况。第五章,基于对比和中介语表现,为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的易混淆词信息设置提出一些新的设想和建议。
其他文献
速变Domain-flux与Fast-flux技术的诞生,解决了C2服务器的隐藏问题,成为APT攻击过程中的常用手段。本文研究了DGA域名生成算法,Domain-flux与Fast-flux技术,及APT攻击的常用攻击方式,并提出了一种基于DGA域名检测的APT攻击感知方法,用于分析DGA域名与APT攻击间的关系,实现对机构内APT攻击的风险隐患的实时监测。
幼儿阶段是孩子的启蒙时期,在这一阶段中,家长对幼儿的影响至关重要。从孩子的生活习惯到性格培养,家长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幼儿园教育的过程中,家长也应该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地参与到幼儿教育中,将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更好地结合起来,帮助幼儿健康成长,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目的】筛选大型迪庆藏猪不同生长阶段腹脂代谢差异的功能基因并解析其调控网络。【方法】选择胎次相同、出生日期及体质量相近的大型迪庆藏猪36头,随机分为3组进行育肥试验,分别在体质量达40、80和120 kg屠宰,每组采集3头猪的腹脂进行转录组测序,测序数据经短时间序列表达模式(STEM)趋势分析、功能富集分析和互作网络分析。【结果】40 kg vs 80 kg、80 kg vs 120 kg和40
采用大米发酵滤液制备了一款具有皮肤屏障增强功效的酵母精华平衡水,通过ELISA法检测大米发酵滤液对角质细胞中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4和Occludin)的蛋白表达调节作用,通过胶带剥离实验测定即时皮肤经皮失水率和皮肤颜色调节,以及28天临床人群测试,由皮肤科医生评估平衡水对人体皮肤屏障增强效果。结果表明,大米发酵滤液可通过增加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增加皮肤屏障功能。酵母精华平衡水具有即时
红色文化凝聚了中国共产党先进的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理念。在新媒体环境下,红色文化资源对于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具有正面影响。文章认为,应从三个层面来打造新媒体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播方式,包括在内容编辑层面引进全新传播内容和技术来增加新媒体红色文化资源的吸引力;在场景创设层面通过“沉浸式场景传播”提升新媒体红色文化资源的实效性;在传播策略层面应用分众传播和意见领袖等方式实现新媒体红色文化资源的创新性。
目的 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湖南省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生活质量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
APT攻击(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指黑客组织对目标信息系统进行的高级持续性的网络攻击。APT攻击的主要特点是持续时间长和综合运用多种攻击技术,这使得传统的入侵检测方法难以有效地对其进行检测。现有大多数APT攻击检测系统都是在整理各类领域知识(如ATT&CK网络攻防知识库)的基础上通过手动设计检测规则来实现的。然而,这种方式智能化水平低,扩展性差,且难以检测未知AP
建筑工业化和基于功能可恢复的抗震设计是我国建筑产业的必然趋势。为了更好地利用自复位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优势,本文提出了一种低损伤自复位预制混凝土框架(LDSCPC)节点。特殊设计的钢连接件能够保证节点在大变形时梁端竖向剪力的可靠传递。消能装置的模块化设计不仅使得阻尼器易于更换,而且可以升级为其他类型的阻尼器。为了研究LDSCPC节点的抗震性能和抗震韧性,本文从试验研究、优化设计、理论研究、数值模拟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