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发轴承基体组织性能冷轧-复相热处理与电磁调控基础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cdu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航空发动机自主制造则是工业制造强国的标志象征。航空发动机轴承支承着发动机最核心的转子系统,工况条件极端恶劣,要求高转速、高精度、高承载和高可靠性,是保障航空发动机长寿命服役的最关键零部件。然而,航发M50轴承钢传统采用高温热轧成形使得晶粒粗大、流线缺失。为了保证材料高温硬度和尺寸稳定性,常采用马氏体淬火和多次高温回火产生二次硬化和消除亚稳组织,导致韧性相残余奥氏体含量极少、组织强韧配比差。受制于M50轴承钢成形制造工艺,航空发动机轴承已经对我国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和航空强国战略实施造成了严重阻碍,亟需研发航发轴承先进制造理论与技术方法,为发展我国航空发动机轴承技术、促进我国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提供科学支撑。本文面向极端工况长寿命航发主轴承自主研制迫切需求,提出将冷轧-复相热处理整体形变相变与电磁微区形变相变结合的创新技术思路。综合采用理论分析计算、工艺试验和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研究M50钢冷轧组织性能演化规律,探究马贝复相热处理工艺条件对组织性能影响规律,阐明冷形变-马贝复合相变组织强韧化机理,揭示成形制造过程组织性能电磁调控机理,建立航发轴承基体冷轧-复相热处理成形制造与电磁调控方法,为突破长寿命/高可靠航发轴承制造关键技术提供科学依据。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了冷轧过程微观变形行为,探明了冷轧变形对奥氏体化、碳化物溶解、马氏体相变及回火过程影响机制,阐明了冷轧变形与热处理轴承基体机械性能的关联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冷轧变形使铁素体晶粒沿轧制方向拉长,晶内出现明显的取向差,大颗粒碳化物比例下降,并形成了垂直于轧制方向的<111>织构。冷轧变形显著细化了原奥氏体晶粒和板条尺寸,同时促进了奥氏体化阶段碳化物的溶解以及回火阶段碳化物的析出。随冷轧变形量增加,回火后硬度和冲击性能均无显著变化,而抗拉强度则先增加后降低。小变形量下抗拉强度的增加是由于更细的晶粒组织以及更多析出的细小碳化物阻碍了拉伸变形过程中位错的运动。此外,冷轧变形由于促进了一次碳化物的溶解以及细小碳化物的析出,促使磨损表面形成了能够对基体起到保护作用的自润滑膜,同时还减少了一次碳化物引起的犁削磨损,从而提升了M50钢的摩擦磨损性能。(2)通过表征分析马贝复相热处理组织性能演变规律,揭示了马贝复相组织强韧化机理,阐明了马贝复相热处理工艺条件-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关联关系,并讨论了马贝复相热处理工艺优化方法。结果表明:随等温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贝氏体和残奥含量逐渐增加,硬度和抗拉强度则逐渐下降。然而,冲击韧性不随等温淬火条件呈现简单的正比例关系。经工艺优化分析后发现,通过引入适当含量贝氏体(10%~20%)能够使回火后组织实现最大程度的细化,抗拉强度和冲击韧性同时得到提升。此外,还应严格控制淬火残奥含量在35%以下,从而减少贝氏体的粗化,同时确保回火过程中块状残奥能够完全被分解,避免大量块状残奥引起力学性能恶化。(3)研究了冷轧-复相热处理形变相变交互作用规律,揭示了冷轧变形对贝氏体相变动力学的影响规律,阐明了工艺条件-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关联关系,提出了冷轧-复相热处理工艺匹配方法。结果显示:冷轧变形显著细化了贝氏体组织,微观组织表征与动力学计算共同证实了冷轧变形能够缩短贝氏体转变孕育期,促进贝氏体早期的形成;但随等温淬火时间增加,冷轧变形开始抑制贝氏体转变。冷轧变形引起的奥氏体晶粒细化(形核率增加)是促进贝氏体早期形成的主要原因,但冷轧遗传影响着高温奥氏体状态(位错密度、含碳量和强度增加),抑制了后期贝氏体的生长。通过优化冷轧变形量与复相热处理的工艺匹配,实现了M50钢抗拉强度和冲击韧性的同时提升,滚动接触疲劳额定寿命提高了一倍。(4)围绕成形制造过程中组织性能电磁调控思路,研究了电磁冲击对冷轧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揭示了电磁冲击对冷轧微孔洞、碳化物和残余应力的调控机理;探究了强磁场对回火过程组织性能的影响机理。原位SEM和CT观测发现电磁冲击作用下冷轧孔洞尺寸从260nm下降至95nm,孔隙率从0.26%下降至0.09%。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电磁冲击能够促使椭球形微孔洞愈合,且电流密度和脉冲次数越高,孔洞愈合效果越显著。另外,电磁冲击处理不仅能够降低冷轧残余应力还能均化残余应力的分布。回火过程中,强磁场能够显著促进M50钢中残奥的分解和渗碳体的析出,同时提高析出碳化物的磁化强度。高温回火后,强磁场抑制了位错回复,促进了位错强化效果,进而提高了M50钢回火后的硬度和抗拉强度。
其他文献
闽北是福建版画的主要根据地,而松溪是闽北版画最具有特色的一支。松溪民间版画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在取材、构图、刻作、拓印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创作风格,松溪民间版画的图案丰富多彩,题材广泛,包含了许多朴实无华、饱含乡土情结的生活场景。以其特有的语言形态和艺术形态,折射出了松溪县各个民族的精神和人生追求。本文将结合松溪民间版画的艺术特色,探寻松溪民间版画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途径及道路。
目的调查儿童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分离株的耐药性和产β-内酰胺酶情况,研究分离株β-内酰胺酶基因的特征。方法 2011年1月到2012年6月,从儿童呼吸道分离流感嗜血杆菌,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常用抗生素最低抑菌浓度;用Nitrocefin纸片法检测β-内酰胺酶;用PCR扩增结合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对分离株β-内酰胺酶基因进行分型;比较TEM+菌株和ROB-1+菌株、TEM-1+菌株和TEM-2+菌株对
核心素养是基础教育阶段引领教学变革的重要引擎,依托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落实素养目标,是素养导向教学的路径。以素养目标为导向,在教学设计时整体分析教学内容本质和学生认知规律,建立教材研读、学情调研、单元及课时目标、教学任务、学习评价之间的关联,使其共同在核心素养目标统领下发挥作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三个关键要素是“研读课标文献,明晰素养指向,具化教学目标”“围绕单元目标,提炼核心问题,链接学习任务“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全球贸易往来离不开外汇的参与,外汇市场显然成为流动性最强的金融市场之一。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汇率序列通常是非线性、不稳定的。如何有效挖掘数据的内在特征,提高汇率预测的精度、减小预测误差至关重要。正确分析和预测人民币汇率对于我国政府制订相关汇率调节政策、企业规避汇率风险、个人投资理财具有一定意义。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关于汇率的量化研究逐渐发展。计量模型、机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饮用水中的甲醛,经过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相关系数、测定下限、精密度、正确度、加标回收率等均能满足要求,证明实验室有能力采用该方法进行生活饮用水中甲醛的测定。
作为智能机器人、高效包装机、高端数控机床等设备所用伺服调速系统的核心部分之一,高性能控制策略及参数智能整定的研究存在不足。因此,本文对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Surface-mounted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SPMSM)的调速控制策略进行研究。由于SPMSM非线性且时变、多变量且强耦合的性质,伺服调速系统单纯依靠PID控制器难以满足强鲁棒性的需求。此
技工教育是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此大背景之下,我国相当重视技工教育,强调培养高技能人才,由此可见,在技工院校各学科的教学中,教师也应当摆正教学态度,科学利用各种教学方法,为学生构建高效的课堂。化学作为技工院校中的主要科目之一,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倾向于项目教学法。实践证明,只有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夯实基础知识,积极鼓励学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
鉴于技工院校的商贸类专业课程大多数以理论讲解为主,在商贸类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可弥补实践教学部分的不足之处、丰富教学过程中的实操内容、提升商贸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融合商贸类专业各主要专业课程的知识点,结合当前教学阶段学生需要习得的技能,明确项目任务书的具体实施步骤,以期为商贸类专业实践教学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