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450基因的克隆及其真核表达载体pEGFP-HP450的构建和表达的研究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正常大鼠肝组织扩增出HP450基因,以pEGFP-N1质粒为载体,构建pEGFP-HP450真核共表达载体,并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大鼠肝癌细胞株CBRH7919,观察其表达,以获得能够稳定表达HP450基因且具有绿色荧光的大鼠肝癌细胞株CBRH7919,从而为HP450基因对肝癌影响的药理学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1.真核共表达载体pEGFP-HP450的构建:用Trizol试剂从正常大鼠肝组织中提取总RNA,用RT-PCR技术扩增HP450基因,并克隆到经EcoRI、BamHI双酶切过的puc19载体,经蓝白筛选及PCR、酶切和测序鉴定得到阳性克隆。再用EcoRI、BamHI内切酶将HP450基因从质粒上切取、胶回收纯化后,与 EcoRI、BamHI双酶切过的pEGFP-N1真核表达质粒连接,构建的pEGFP-HP450真核共表达载体经PCR、酶切和测序鉴定。  2. pEGFP-HP450转染大鼠肝癌细胞株CBRH7919:应用脂质体转染技术,用重组质粒pEGFP-HP450转染CBRH7919细胞,24 h后在荧光倒臵显微镜下观察融合基因的表达情况。G418筛选出能稳定表达融合基因的阳性单克隆细胞株,用RT-PCR在mRNA水平检测HP450基因的表达。  结果:  1.通过RT-PCR扩增获得HP450目的基因片段(1477)。  2.成功构建了 puc19-HP450重组载体,HP450基因的测序结果与GenBank公布的一致。  3.成功构建了 pEGFP-HP450真核共表达载体,经 PCR和EcoRI、BamHI双酶切鉴定其目的片段大小与预期的一致。  4.建立了稳定表达 HP450的CBRH7919细胞系,经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24 h后细胞内发出绿色荧光;用RT-PCR在mRNA水平检测HP450基因的表达,其大小与预期的一致。  结论:  1.本研究成功构建了HP450真核共表达载体。  2.本研究获得了能稳定表达HP450的CBRH7919细胞。  3.本研究为探讨HP450基因对肝癌影响的药理学研究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为延长5-FU的半衰期,减小其达峰浓度,制备了mPEG-BSA-5-FU复合物,探讨其体外药效学特性,并初步研究其在小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方法:用NHS活化方法制备了5-FUAC活性
目的:马波沙星(marbofloxacin MBF)属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消除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在国外主要用于母猪的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征(MMA)以及牛细
聚己内酯(PCL)作为一种可生物降解性高分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时也具有优良的药物通透性,可以用于药物的缓控释载体,近年来在药物输送系统研究中成为一个热点。本文首先以PCL作为载体材料,5-氟尿嘧啶(5-Fu)为模型药物,采用S/O/W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考察了微球制备工艺中药物分散方法与油相溶剂的挥发速度对微球包封率的影响。将微球筛分后考察不同粒径微球的载药量及体外释药行为,并用扫描电
目的:文献报道查耳酮类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本实验室正在研究基于查耳酮结构的抗肿瘤药物寻找,为了配合实验研究,本研究从理论上对查耳酮类结构潜在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虚拟评价,并结合新药研究的需要,从理论上考察了相关化合物的代谢性质,为了解其全面的药理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方法:1.选取了160多个蛋白靶点,利用分子对接软件模拟化合物与蛋白结合并采用gscore作为结合能力的评价指标,考虑到分子本身的非特异性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