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崩巴台庙研究区位于内蒙古高原西北部,行政区划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和乌拉特后旗管辖,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板块北缘西段阴山隆起南部及鄂尔多斯坳陷北部。成矿区带划属华北陆块北缘成矿省朱拉扎嘎—甲生盘元古代金、铅、锌、硫、铁、铜、铂、镍成矿带的中东段。本区与西段分布的东升庙、炭窑口、霍各乞及东段分布的甲生盘等大型铜铅锌多金属及硫铁矿区具有相似的成矿地质背景和其他有利的地质条件,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但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区内基础地质及矿产勘查研究程度较低,其成矿地质条件、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等方面的研究较小,影响了本区的进一步找矿工作。本文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较详细的阐述了崩巴台庙地区的地质构造格架、构造单元特征、地质发展史,沉积建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类型。通过对研究区内矿产资源分布、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化探综合异常及1﹕5万高精度磁法测量物探异常特征的研究,初步分析总结了研究区内的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确定主要含矿地层为晚太古代色尔腾山群、中元古代渣尔泰山群增隆昌组和阿古鲁沟组。矿床、矿(化)点以硅铁建造磁铁石英岩型铁矿(BIF型,鞍山式铁矿类型)、岩浆—构造环境中热液脉型铜矿、喷流沉积型(sedex型)硫锌、硫铁矿及变质沉积型石墨矿床为主。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晚太古代、中元古代和古生代三个时期。在此基础上根据物化探异常及矿床、矿(化)点分布特点,综合考虑地层、岩浆、构造等成矿地质条件及矿产空间分布及成矿时代等成矿规律因素,划分出布罕高勒、对门山两个Ⅰ级成矿远景区;格化寺、翁滚山、巴拉根三个Ⅱ级成矿远景区和崩巴台庙、义和久两个Ⅲ级成矿远景区。在各成矿远景区中,圈定最具成矿潜力和找矿前景的布罕高勒、对门山两个A级找矿靶区;格化寺、滚呼达格、都贵拜什、翁滚山、苏吉和前达门六个B级找矿靶区;格化寺北、崩巴台庙东和巴音努如三个C级找矿靶区。在远景区及找矿靶区中介绍了区内地质、物化探异常和成矿特征,对主攻区段、主攻矿种及主攻矿床类型进行了资源潜力分析,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