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撰山子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来源 :石家庄经济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c86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撰山子金矿床产出在赤峰-朝阳矿集区北段,是赤峰地区唯一位于兴蒙造山带内金矿,构造-岩浆控矿作用明显。本文根据矿区主要侵入岩和典型矿脉的地质学,岩石学、地球化学以及成岩时代,并结合主要含矿岩脉流体包裹体及显微温度学、矿石矿物同位素特征讨论撰山子金矿床的基本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目的主要为(1)描述与划分矿床域内的岩石单元;(2)论述主要含矿裂隙的空间展布;(3)讨论岩体与矿体的成因联系;(4)提出矿床形成模式。  本文初步总结和梳理了撰山子金矿的产出环境、矿区地质背景、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矿体、矿石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测试和分析了岩体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以及稀土元素等地球化学特征,且厘定其成岩时代,并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证实了岩体与矿体不仅具有密切的空间关系,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时间和成因联系。研究表明,撰山子金矿的成矿母岩为撰山子岩体,其与烧锅营子岩体岩相学特征、主微量元素特征、稀土元素特征,除量上有差别外,其他参数及地球化学模式图都具有良好的相似性,指示其具有同源性的成因联系,撰山子岩体可能为烧锅营子岩基的组成部分,是深部大规模富金岩浆侵入活动的一次隆起。基于以上认识,并结合区域成矿的动力机制,初步探讨其成矿机制。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研究表明,撰山子金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源自深部,其次为围岩萃取,成矿作用很可能是在液相和气相条件下发生的,主要成矿阶段温度值为140~350℃。初步认为,早白垩纪以来,华北克拉通边缘地幔发生大规模的减薄,并引发大量岩浆活动,岩浆期后热液与韧脆性断裂构造耦合是撰山子成矿的必要条件。初步认定,将撰山子金矿划分为受构造控制明显的与侵入体有关的矿床(IRGS型),而非典型造山型金矿(ORG型)。
其他文献
中大别碧溪岭地区含柯石英榴辉岩目前已报道的Sm-Nd矿物等时线年龄(210-218 Ma)明显比普遍认同的中大别地块超高压变质作用峰期变质年龄(226±3Ma)年轻,造成其年龄偏年轻的原
黔东寒武系中上部层位含有杷榔动物群,以始海百合和莱德利基虫类组合为特征化石。其中,始海百合是杷榔动物群的特征化石,是陆棚斜坡深水相区生态类群的典型代表,以往的杷榔动物群研究表明,出现始海百合化石层位往往产出多样性的化石组合。因此,杷榔组始海百合类的分类、功能形态、个体发育及早期与环境协同演化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采自多个产地的始海百合化石标本进行了整理与鉴定,在丰富的化石材料基础上,确认杷
学位
岩溶水是人类重要的水源,全球人口的25%依靠岩溶水作为主要饮用水源。我国碳酸盐岩分布面积约344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1/3,岩溶地下水资源达2039.67亿m3/a,约占全国地下水资
随着全球社会经济发展,全球变暖日益突出,其关系着人类生存环境的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因此关于环境变化的研究广泛开展起来。石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