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小肠腺癌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141例原发性小肠腺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分析  目的:  分析原发性小肠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式,探讨影响原发性小肠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  本研究搜集河南省肿瘤医院2002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41例原发性小肠腺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并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模式、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的数据包括:性别、年龄、原发部位、基线血清CEA及CA19-9水平、临床表现、诊断方式、治疗方式、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总生存时间;利用相关统计学方法分析影响小肠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结果:  1.共141例患者,男性88例(62.4%),女性53例(37.6%),男女之比为1.7∶1。发病年龄在15岁到82岁之间,中位年龄为57岁。十二指肠腺癌是最常见的原发部位,存在于半数以上的SBA病例中(87.9%,124/141),其次是空肠(7.8%,11/141)和回肠(4.3%,6/141)。腹痛94例(66.7%),是原发性小肠腺癌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其次是黄疸37例(26.2%)。胃十二指肠镜检查的阳性率为88.6%(62/70)。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患者占52.5%(74/141),其中行术后辅助化疗的患者占60.8%(45/74);Ⅰ期、Ⅱ期、Ⅲ期及Ⅳ期的患者分别占11.3%(16/141)、23.4%(33/141)、23.4%(33/141)及41.8%(59/141)。  2.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为20个月,5年生存率为8.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期(P=0.000)、分化程度(P=0.027)、血清CEA(P=0.009)及CA19-9(P=0.017)、手术方式(P=0.000)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预后相关因素,统计学有意义(P<0.05)。74例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患者中,辅助化疗与未行辅助化疗患者相比(34 vs.23个月,P=0.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期、血清CEA及CA19-9水平是影响患者总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  1.原发性小肠腺癌,男性多见,中位发病年龄57岁。十二指肠是其最常见的部位,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早期小肠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确诊时患者大多处于晚期阶段,预后差,5年生存率为8.3%。  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期、分化程度、血清CEA及CA19-9水平、手术方式是影响SBA患者OS的相关预后因素。根治性手术切除后,行辅助化疗可以改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  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期、血清CEA及CA19-9水平是影响SBA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  第二部分不可切除或复发的原发性小肠腺癌一线化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相关因素的研究  目的:  比较不可切除或复发的原发性小肠腺癌患者行不同的一线化疗方案对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的影响;探讨影响不可切除或复发的原发性小肠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  1.本研究从141例中挑选出96例不可切除或复发并规律行含氟尿嘧啶类药物一线化疗的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的数据包括:性别、年龄、ECOGPS评分、基线血清CEA及CA19-9水平、原发灶部位、分化程度、肿瘤分期、转移部位、转移部位数量、原发灶切除、辅助化疗史、一线化疗方案、治疗年限、疗效评价、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  2.利用相关统计学方法,分析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与不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对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的影响,研究影响晚期小肠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结果:  1.搜集一线化疗方案为含氟尿嘧啶类药物的晚期原发性小肠腺癌患者96例,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free survival,PFS)和中位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6.6个月和15.6个月。  2.根据是否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化疗将患者分成2组,即:A组(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组),52人;B组(氟尿嘧啶类药物单药或联合其他药物化疗方案组),44人。两组化疗方案之间的基线特征平衡(P>0.05)。A、B两组患者的PFS分别为8.0和5.7个月,OS分别为17.9和12.6个月。在亚组分析中,A、B两组化疗方案相比,A组患者的PFS及OS显著高于B组患者(PFS:8.0 vs.5.7个月,P=0.000; OS:17.9 vs.12.6个月,P=0.001)。氟尿嘧啶类药物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方案组与氟尿嘧啶类药物单药或联合其他药物化疗方案组相比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  3.对于PFS,单因素分析挑选出5个潜在的预测因素:ECOG PS评分(P=0.000)、分化程度(P=0.060)、血清CEA水平(P=0.000)、血清CA19-9水平(P=0.002)和不同一线化疗方案分组(P=0.000)。其中ECOG PS评分、血清CEA水平及不同一线化疗方案分组是PFS的独立预后因素。对于OS,单因素分析挑选出7个潜在的预测因素:ECOG PS评分(P=0.000)、分化程度(P=0.034)、肝脏转移(P=0.034)、转移部位数量(P=0.051)、血清CEA水平(P=0.000)、血清CA19-9水平(P=0.001)和不同一线化疗方案分组(P=0.001)。其中ECOG PS评分、血清CEA水平、血清CA19-9水平及不同一线化疗方案分组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  1.对于不可切除或复发的原发性小肠腺癌患者,一线氟尿嘧啶类药物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是目前最有效的一线化疗方案。  2.ECOG PS评分、血清CEA水平及不同一线化疗方案分组是影响SBA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ECOG PS评分、血清CEA水平、血清CA19-9水平及不同一线化疗方案分组是影响SBA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
其他文献
知识素养越来越高、行业分工越来越细的家长群体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是不可忽视的德育资源。依托家长的专业特长来拓展学生的学习生活视“并提升家长的教育品位,“家长讲坛”以全
师幼互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表现形态,存在于幼儿生活之中,表现在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领域,并对幼儿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随着《纲要》的贯彻落实,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师
信息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提高
信息技术课教学不仅仅是传授技术知识,让学生掌握相关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 本文从师资队伍、课堂教学以及网络德育出发,来谈谈信息技
目的:通过对68例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 of the spinal cord;SCD)患者临床特点的分析和总结;提高临床医师对SCD的诊断水平。  方法:本研究回顾性
快乐启程,在课堂里站稳脚跟  我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1997年夏天,在吴和平校长的亲自带领下,我走进了心中的教育高地--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圆形拱门上的“珠媚园
语文教学是中学教育中的重要课程,语文培养不仅仅能够增强初中生的基础语言知识和表达能力,同时也能让他们领悟到一种人文精神,这对于培养初中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十
目的分别对22例行DBS治疗的PD患者进行术前1周(关期)、服药(开期)及DBS术后6个月开机未服药、开机服药两种状态下进行运动功能、生活能力评估,同时进行术前、术后非运动症状
目的:描述孕妇的妊娠压力、焦虑水平及其应对方式;了解孕妇的妊娠压力、焦虑及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孕妇妊娠压力、焦虑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方法:采
目的探讨影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保守性手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以及其术后的治疗,为治疗和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相关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1月-2009年10月在安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