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设备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极端工况变得越来越普遍。设备中润滑油膜在这种极端工况下厚度减小,油膜过薄会导致设备关键部位润滑失效,油膜较厚会导致设备运转不稳定。油膜厚度成为判断设备能否安全运转的关键参数,因此对润滑油膜的测量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本文建立了基于反射系数法的共振模型和弹簧模型,仿真计算了两种模型的反射系数,结果和理论分析一致。将反射系数法应用于曲面油膜厚度测量,分析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设备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极端工况变得越来越普遍。设备中润滑油膜在这种极端工况下厚度减小,油膜过薄会导致设备关键部位润滑失效,油膜较厚会导致设备运转不稳定。油膜厚度成为判断设备能否安全运转的关键参数,因此对润滑油膜的测量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本文建立了基于反射系数法的共振模型和弹簧模型,仿真计算了两种模型的反射系数,结果和理论分析一致。将反射系数法应用于曲面油膜厚度测量,分析了曲率和换能器安装精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且以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简化模型为例,对测量结果进行研究。建立AlN压电换能器复合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对振型、共振频率、导纳、有效机电耦合系数等进行了研究;在原有换能器的模型上增加油液和空气域,建立电-固-声多物理场耦合模型,对声场进行了研究,包括时域分析(超声在润滑油中的传播过程)和频域分析(声压、声压级、指向性)。分析了磁控溅射镀膜的影响因素,在不锈钢和硅基片上进行镀膜试验,研究了氮气流量比、溅射功率、过渡层材料对AlN压电薄膜结晶性能的影响,利用XRD、SEM等技术对镀膜结果进行表征,对硅基体上高质量的AlN薄膜实现图形化,制作复合结构的AlN压电换能器。为了验证测量理论和仿真结果的正确性,设计并搭建了静态油膜厚度测量平台,对共振模型下130μm、140μm、150μm、160μm和弹簧模型下9μm厚度的油膜进行测量,结果良好。
其他文献
系统安全性分析是飞机系统开发过程中提高系统安全性水平的主要手段,是保障飞机系统使用效能的重要方法。传统安全性分析方法,如故障树分析、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等通常是高度主观并依赖于安全分析人员的经验。因此,本文针对飞行控制系统研究了一种基于模型的安全性评估分析(MBSA)方法,提出了多种飞行控制系统安全性评估方法及流程,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一、针对飞行控制系统组成部件的数学模型以及飞机的动力学模型,建立
近年来,廉价、易得、结构易调变且能满足工业生产需求的Cu基催化剂已被广泛应用于合成气(CO+H_2)转化生成C_2氧化物(尤其是乙醇)反应。目前,对于Cu0和Cu+活性位上合成气转化反应中的作用已经有了明确认识,但是,Cuδ+(0<δ<1)活性位在催化合成气转化生成C_2氧化物中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同时,Cu基催化剂上合成气合成乙醇反应机理已明确,包含两个关键步骤,一是CO活化转化形成C
日益增长的民航旅客数量同目前航空运输企业的运营能力和管理协调能力之间的矛盾,导致了旅客延误问题愈加严重。旅客延误引发的旅客滞留不仅导致旅客满意度的下降,还给航空运输企业造成了巨大压力。因此,如何有效地站在旅客角度评估我国民航运输的旅客延误问题并对其加以改善,对于民航运输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民航运输中的旅客为核心,开展了旅客延误评估与行程优化方法研究。首先总结了国内外旅客延误的研究现状,对现
作为一类新兴的碳纳米发光材料,碳量子点(CQDs)因具有极佳的分散性、可见光吸收能力、光诱导电荷转移等特点引起了研究者们的极大兴趣。在光催化过程中,碳量子点往往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然而,CQDs优异的分散性使其很难被分离和回收再利用。因此,设计一种多功能的碳量子点使其同时兼具高催化活性和快速分离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二维层状卤氧化铋因具有合适的能带结构、稳定的光吸收等特点在光催化领域呈现
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力公式,磁轴承承载力与气隙中磁感应强度的平方成正比。根据硅钢片材料的磁化曲线,当超过1.2T时,磁感应强度逐渐趋近于饱和。本文提出磁轴承的非对称差动控制策略,研究BP神经网络控制算法,通过大幅度提高最大磁感应强度设计值,显著提高磁轴承的比承载力。搭建磁悬浮飞轮转子系统试验台,对系统进行理论模态分析,得到了系统的各阶模态参数。通过仿真分析得到了磁感应强度在线性段和“欠饱和段”时的分布
随着当前工业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是人类面临着的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光催化以清洁无污染的太阳能能源为基础,实现了光能向化学能稳定高效地转换,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行性的思路。当前,利用可见光来驱动光化学反应已取得了越来越广泛的研究进展。然而,传统的半导体光催化剂普遍存在可见光吸收范围较窄,电荷分离和转移效率偏低等问题。单原子催化剂由于其可以最大化利用金属原子以及带来更高的选择性和
作为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电接触部位的关键材料,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是目前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之一。但实际制备及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石墨烯难以有效分散与铜碳界面结合差的难题,且国内外对于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强化机制和抗磨机理仍缺乏深入研究,同时对于第一性原理在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的应用鲜有研究。为了克服现有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因自身缺陷导致材料力学和摩擦学性能无法大幅度提升的问题,本文基于过渡金属
随着我国民航业的飞速发展,航班延误对旅客和航空公司的影响日益突出。由于导致航班延误因素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造成航班延误难以准确预测。因此,探索一种可以提高航班延误预测准确率的方法,对减少航班延误的影响、提高运行效率和探索航班延误的传播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以航班次衍生延误为切入点,对其进行定量评估和预测。首先,对历史航班数据进行降采样,提取与空域单元相关联的航班延误特征;而后,从历
甲醇是制备燃料和化学品的重要平台分子,具有高附加值和高应用价值。工业合成甲醇主要采用Cu/Zn O/Al_2O_3催化剂,通常采用共沉淀法来制备。然而,传统共沉淀制备的催化剂前驱体物相组成复杂,焙烧后形成的催化剂表面结构不均一,Cu/Zn O分布不均,Cu-Zn O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且反应过程中铜物种易团聚长大。含铜类水滑石作为前驱体经焙烧得到的复合氧化物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铜物种分散性好
固结磨料研磨抛光技术是在游离磨料研磨抛光技术的基础上换代升级的技术,其中树脂基固结磨料垫(FAP)由于其工艺简便、加工质量高等优势,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固结磨具,树脂基体特性对其加工性能影响巨大。本文从树脂基固结磨具的基体出发,考虑到组分是决定树脂基体特性的根本要素,而温度是影响基体特性的重要外因,因此从温度和组分两个方面对树脂基体特性及其对FAP的加工性能影响进行了研究。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