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创新实验班培养模式研究——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beibei1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创新教育理论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国内高校以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尤其是本科生的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以北京大学的“文理实验班”和南京大学的“大理科基地班”等为代表的一批重点高校创新性实验班的实践与探索,为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拓开了道路。随着通识教育以及工程教育改革计划等先进的教育思想被引入到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实验班培养模式又出现了新的变化与发展趋势。北大“元培学院”、浙大“竺可桢学院”、南大“匡亚明学院”等一批独立的创新实验班规模化、规范化培养基地建立起来,形成了文科大类、理科大类、工科大类三大类培养方向实施实验班创新人才培养。在这种形势下,大连理工大学积极开展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改革,从创新中心、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到创新实验学院的成立,从强化班、实践班到创新实验班大类培养,逐步探索构建一套独具特色的创新实验班培养模式。 全文共分五部分。首先概述了本研究的意义与研究背景,进而引入问题的提出,通过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述,归纳与本研究相关的理论研究的各项发展。而后,总结大学创新实验班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因素。通过文、理、工三个大类实验班培养模式的介绍与比较、分析得出三大类培养模式的不同特点、共同特点与发展趋势。根据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特点与目标,试构建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实验班培养模式,并提出了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现存问题提出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实验班培养模式构建的相应对策,为本校下一步全面实施精英教育提供经验。
其他文献
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丰富了教师专业内涵,教育技术能力成为教师必备能力之一。世界各国相继制定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以加强教育技术能力的建设。我国于2004年颁布的《中小
目的:本研究探讨临床实习对护理专科生专业自我概念的影响,并探索用反思性学习来培养护理专科学生良好的专业自我概念。   方法:本研究为实验性研究。选取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教育形式,对我国社会进步和人民劳动技术能力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极具特色且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其TAFE学院办学
学位
篮球运动的新老更替以及后备人才的培养一直是困扰中国篮球的一大障碍,本该在六年前的北京奥运会就应该完成新老交替任务的中国男篮,整整拖到现在的亚运会,从去年的亚锦赛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