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结构优化转型,对高水平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大量需求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此时,以培养高水平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应用技术型大学也应用而生。但作为新生事物,如何破解其发展难题尤其是教师转型发展的问题则成为重中之重。本研究基于实证研究的视角,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观察等形式对转型院校教师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通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利用因子分析、及差异性分析方法对影响教师转型的主客观性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不同于其他学者从转型院校的角度出发来看待教师建设问题,本研究从转型院校教师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位于武汉市的7所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教师转型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意义。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等;第二部分是武汉市7所转型院校教师现状与影响因素的结构探索,包括样本的人口学信息分析、教师转型发展的主客观影响因子结构探索及其含义、信度分析:第三部分是教师转型主客观影响因素差异性分析,对不同的影响因素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第四部分是结论部分与思考部分。通过调查与分析,本研究发现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教师在面对学校转型之时,对自身要求较高,并拥有比较积极的心态,但是也面临很多问题,从教师主体结构看,存在来源单一、科研能力较低、专业实践能力不强、收入水平较低等问题;从外部支持来看,学校师资实践平台建设落后、"双师"评聘政策不完善等;本研究认为,国家应完善政策法规,为其提供政策依据,;转型院校应开展有针对性活动,提高教师自我发展的意识,并扩大教师来源、使教师结构合理化,在此基础上转型院校应提高教师待遇,完善双师政策、分门别类地提高教师应用科研能力与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