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戏剧幻觉的产生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hushi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莎士比亚戏剧的批评存在着以剧本为中心的倾向,这一倾向将戏剧等同于剧本来研究,从而忽视了莎士比亚时代戏剧剧场的特性和观众的观看方式。然而,一方面,莎士比亚戏剧是为当时的伸出式舞台剧场而写作的,剧本无疑具有剧场性;另一方面,剧场作为观看的场所和观众戏剧幻觉体验的环境规训着人们的感知方式。因此,本文从莎士比亚时代独特的伸出式舞台剧场入手,考察莎士比亚戏剧观众戏剧幻觉的生成机制和感知方式。本文导论部分在梳理了历来莎评家对莎士比亚戏剧幻觉的定义和看法的基础上将戏剧幻觉定义为自愿持有的、既真又假的感觉幻觉,并摆正了莎士比亚戏剧剧本在剧场戏剧幻觉体验中的位置。本文正文分四个部分展开。第一章“莎士比亚时代的剧场及其观演关系”主要分析了莎士比亚时代伸出式舞台和三面环绕表演区的剧场结构以及这种剧场设置所限定的观演关系。第二章“莎士比亚剧场场面、场景的呈现方式与戏剧幻觉的产生”分析了剧场“空的空间”、语言布景、身体化场景等场面场景的呈现方式,这种呈现方式最大程度地诉诸于观众自身生成戏剧情境,自愿地体验戏剧幻觉。在舞台和观众席的双轴线交流模式下,观众以参与者的眼光观看戏剧。同时莎士比亚时代剧场公共生活独特的交流原则和情感表达方式、观众群体共享经验的特征、“阈限”状态无一不影响着戏剧幻觉的生成。本文第三章“莎士比亚戏剧剧场中的观众与戏剧幻觉的特征”着力分析莎士比亚剧场中观众的感知方式和戏剧幻觉的特征。第四章“莎士比亚戏剧剧本的剧场性与戏剧幻觉的产生和维持”探讨了在特定的剧场和观演关系制约下,莎士比亚的语言和叙事方式在戏剧幻觉产生和维持上的重要意义。诸如隐喻、双关等语言修辞手段通过调动观众的感知促使观众生成戏剧幻觉;而莎士比亚戏剧连续的、交替的场景化叙事维持着观众的戏剧幻觉。通过本文的探寻,我们发现,莎士比亚戏剧幻觉的生成机制在整个西方戏剧剧场的谱系中具有自身的独创性。区别于古希腊剧场的“魔变”,也有别于镜框式舞台剧场的二分和沉默的旁观,这种幻觉体验是身心统一的体验,而且这种幻觉生成方式最大程度激发了观众的想象力、参与感并开掘着他们的创造性。在这种体验中,最具能动性的观众积极参与到戏剧事件中,并不断地生成着、创造着、丰富着自我的体验。
其他文献
介绍了猪弓形虫病的临床症状及鉴别方法,并提出了对应的防治措施,旨在减少弓形虫病的发生率。
儿童的心理健康是儿童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文章从热爱、尊重每一个儿童,在一日生活中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家园共育、共同协助三方面研究如何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张岱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深入研究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形成了有关伦理道德基础理论问题和中国伦理思想基础理论问题的基本观点。张岱年的创造性研究,坚持
<正> 全面了解大学生的思想感情,综合分析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对于改进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人才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1.开放性 日益开放
旅游企业是人员密集型企业,它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员优化是其竞争能否取胜的关键。对此,我们应从人员结构优化和人员素质优化两个方面完成这项工作。
近期诸多的网络纷争事件,暴露出网络市场法制建设的不完善。本文在结合反垄断法理论的基础上对网络市场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对界定垄断行为的两大构成要件市场支配地位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工作是繁重、复杂和辛苦的,做好班主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班主任加强自身建设、关爱、尊重学生、激励学生、培养学生
云南河口、金平瑶族服饰图案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闻名遐迩,刺绣工艺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十分普遍。他们多以红、黄、绿、白等色线绣于深青色布上。图案主要由他们生活环境中常见
我国历史悠久,形成了许多别具一格的历史街区。如何保持、延续和发展这些历史街区的特色,使历史街区在更新和改造中充满生机和活力,一直是值得关注的课题。本文在通过对历史
现今随着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市场经济化,工程建设投资规模逐渐扩大化,建设项目也逐渐增多,对这些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也显得尤为重要。建筑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是贯穿于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