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扶贫开发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扶贫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党和中央全面建设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步。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考察提出“精准扶贫”后,精准扶贫就成为国家重要的扶贫方略。而企业作为参与社会的一部分,是参与实施精准扶贫重要的中坚力量。因此,为了使之更好地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也为了更好地监督和鼓励上市公司践行社会责任,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多家权威机构评选出一批年度精准扶贫优秀案例,借此以宣传和推广可学、可信以及可行的扶贫模式和经验,助力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更好地实施。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务院扶贫办公布的精准扶贫优秀案例的概况,利用描述性统计与简单的实证模型进行分析,归纳了上市公司参与精准扶贫的可能的动机,并对动机进行相应的解释和说明。通过分析可知,上市公司参与精准扶贫的动机多种多样。之后,本论文重点以其案例之一的牧原股份为研究主体对照分析动因。从宏观来看,上市公司有可能出于政治动机而去参与精准扶贫,同时也有为了响应国家政策践行社会责任的原因;从中观来看,就扶贫这一产业来说,上市公司创始人或者控制人的经历也可能会促进企业去参与精准扶贫,可以表示为“乡土情结”;从微观来看,上市公司参与精准扶贫也有可能为了降低企业成本而去参与精准扶贫。在论证经济效应时,分别利用事件研究法和托宾Q值从短期市场反应和长期企业价值分析了牧原股份公司参与精准扶贫的经济效应。从短期利用事件研究法来看,市场对上市公司参与精准扶贫的反应可能是积极的,这表明消费者认可公司对精准扶贫所做出的贡献;从长期分析托宾Q值来看,参与精准扶贫可能会使得公司的长期价值上升。本文也在经济效应论述后阐述其机理,也即参与精准扶贫短期会带来良好信号,长期使得上市公司优化发展方式进而增加长期价值。最后,本文得出相应结论后,也针对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公众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助力我国上市公司可以更好地参与到精准扶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