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乡村社区的快速发展,而自从建国以来的六十多年时间里,执政党和政府从未停止过对乡村社区合理化治理路径的探索。而传统的治理路径在经过实践的检验后不无显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文试图以公民社会的理论视角,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乡村社区治理的历史,以对当下的治理路径有所启示。本文通过梳理集体化时期、改革开放之后和新农村建设时期的乡村社区治理路径的历史经验,总结出不同历史的治理路径对乡村社区公民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并以此基础,分析当前我国乡村社区治理所面临的困境和陷入困境的原因,探索出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乡村社区治理创新型路径,即通过公民社会体系的构建,形成多元善治的治理模式,多方参与的公民文化环境和乡村社区公共产品良性供求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