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重复起诉制度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sume_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复起诉又称为重复诉讼,重复是指同样的东西再次出现,诉,告也;讼,争也。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同样的诉被再次诉争。任何时期,重复诉讼都理应被禁止。对禁止重复起诉制度的理解通常以一事不再理原则作为法理基础。一事不再理原则可追溯至古罗马的证讼制度,证讼完成之后,会产生一案不二讼的效果。但古罗马时期的一案不二讼效果仅指向原告当事人,而并不能对阻止被告当事人对同一纠纷再次起诉。为克服这一缺陷,发展出既决案件效力,也就是说已经审理终结的案件,不管是原告还是被告当事人,均不允许对同一案件再次进行讼争。重复起诉是我国民事诉讼活动中经常遇到的程序性问题,通常会与之伴随产生当事人应诉成本增加、法院因重复审理案件而浪费司法资源以及产生矛盾判决结果等消极影响。为了维护诉讼程序安定性、审判结果确定性,减少当事人的诉累及诉讼成本、实现司法资源的有效配置,我们应当对重复起诉行为予以禁止,以便为诉讼活动起到有效的指引作用。目前我国有关禁止重复起诉的法律规定主要编写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民诉法司法解释》)第247条中,虽然在我国司法实务中一直对重复起诉行为持反对态度,但该解释是有史以来首次将这种影响司法程序和结果的行为列为规范对象,同时确定了其构成要件,填补了我国民诉法在禁止重复起诉制度方面的空缺。尽管此司法解释的出现为禁止重复起诉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但由于该解释没对识别标准的各要件进行概念上的明确定义、适用上的具体指导并且禁止重复起诉的处理方式单一,所以其识别标准的可操作性、处理方式的科学性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热点。诉讼规则存在的必要性体现于对实务操作中的问题起到规范作用,并能有效指导当事人和法官的行为。要确保安定有序的诉讼程序、保障当事人的诉讼利益、维护国家司法权威,首要任务是对既有的法律规范及其背后的法理基础加以精确理解。本文首先对我国民事诉讼程序中禁止重复起诉规则的理论渊源、相关概念的理论基础、现有的识别标准及法律后果等方面进行阐述,之后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家之言及实务中遇到的司法困境,综合分析该司法解释在我国民事诉讼实践中的适用问题。
其他文献
本文详细地描述了带有中心承力式双元大贮箱的大型充液卫星的液体晃动摆与卫星耦合的动力学模型;用传递函数零极点法定性地分析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按照实际工程设计方法考虑
介绍一种集计算机、网络、射频卡技术于一体的“一卡通”邮政综合服务系统。邮政客户只需持一张射频卡,即可在邮政营业厅获得各种邮政服务。给出了系统的总体方案,营业厅的局域
目的探究转化糖注射液用于糖尿病产妇手术输液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行糖尿病的产妇手术者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均分成2组(n=29)。对照组予以浓度10%的500 m L葡萄
宇航产品具有价格昂贵、产品结构复杂、研制难度大、对可靠性要求高、单个品种生产的数量很少、产品的种类多、专用的器材多、生产时间长等特点。尤其是由于资金性质、任务性
内蒙和我国其它干旱荒漠区一样,由于:(1)风成沙干扰,使通常所选用的采样介质(土壤、水系沉积物)元素含量遭到稀释、歪曲,乃至样品间几乎没有差异;(2)缺乏一套针对干旱环境特点和该区地貌
提出并分析了在考虑程序代码效率、执行效率和程序的可读性及可移植性的情况下,对于TMS320C 54X系列,采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混合编程的优点;详细阐述了混合编程方法的特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