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sP-selectin含量的变化及阿司匹林干预的影响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dzd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含量变化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意义,以及阿司匹林对其的影响.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3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sP-selectin含量,观察其在TIA、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不同时期含量的变化,以及阿司匹林干预对其的影响.结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sP-selectin含量较TIA患者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小面积及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浆sP-selectin含量水平明显高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P<0.05);脑梗死患者血浆sP-selectin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相关性;加服肠溶阿司匹林患者组血浆sP-selectin含量水平较未服用者明显降低(P<0.05).结论: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较TIA及正常对照组存在高血浆水平sP-selectin,表明P-选择素参与了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能一定程度反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变程度,可以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情变化的监测指标之一.阻断P-选择素的作用将有可能为脑缺血的治疗开辟一条新的治疗途经.2、阿司匹林可降低P-selectin含量,抗血小板活化,减轻脑损伤.
其他文献
背景:癫痫是一个复杂的临床综合症,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因此如何防治癫痫是一个需要尽快解决的课题。现有的抗癫痫药物由于其作用机制单一等原因,不能彻底地预防和治疗癫
目的 探讨疱疹样天疱疮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疱疹样天疱疮临床资料。 结果 疱疹样天疱疮临床表现多样,需结合组织病理学诊断,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好。结论 ①疱疹样天疱疮临床少见,易误诊②通常临床特征结合组织病理学可确诊③疱疹样天疱疮的治疗主要依据皮损的范围和病情而定④早期正确的诊断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防止过度治疗有重要意义。
目的:探讨影响ORBSCAN角膜测厚准确性的各种因素,以期提高ORBSCAN测量精度.结论:表麻剂能使角膜厚度一过性增加且随时间呈抛物线性相关,角膜厚度受角膜组织水合作用及新陈代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红细胞生成素(EPO)两种血管生成因子在E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VEGF、EPO在EM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定量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建立经典型和劳力型热射病大鼠模型,比较其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发病严重程度及炎症反应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建立经典型与劳力型热射病大鼠模型,雄性SD
目的 随着腹膜透析(PD)技术的不断成熟,腹透已成为终末期肾衰竭(ESRF)一体化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腹膜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稳定是PD能够长期有效进行的关键。作为腹膜的第一道生
目的:初步探讨SLC22A1基因、SLC22A2基因、SLC47A1基因、SLC47A2基因和ATM基因多态性对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方法:应用单碱基延伸法,对完成基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