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超声及临床病理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waiyun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8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者癌灶、颈部淋巴结的超声特征及相关临床病理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的相关性,探讨PTC颈部LNM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术前评估PTC患者颈部淋巴结有无转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乳甲外科住院,经术后病理确诊为PTC的患者88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超声检查、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甲状腺功能及血常规检查。收集各患者甲状腺癌灶、颈部淋巴结的超声特征:癌结节最大径、癌结节数目、癌结节位置、癌结节内部回声、癌结节边界、癌结节形态、癌结节钙化情况、癌结节纵横比(Anteroposterior to transverse diameter ratio,A/T)、癌结节血流分级、癌结节是否突破被膜、超声提示淋巴结有无转移;临床病理特征:性别、年龄、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BRAFV600E基因突变、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count ratio,NLR)、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以术后病理淋巴结转移情况为依据,将纳入者进行三次分组,分别为:1、颈部淋巴结转移组与颈部淋巴结未转移组;2、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组与中央区淋巴结未转移组;3、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组与颈侧区淋巴结未转移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PTC患者癌灶、颈部淋巴结的超声特征及多种临床病理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颈侧区淋巴结转移(Late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LLNM)的相关性。结果:1、88例PTC患者中,术后病理证实有颈部LNM 42例,超声诊断有颈部LNM 26例。超声诊断颈部LNM的特异度为89.13%,准确率为70.45%,灵敏度为50.00%(P<0.05)。2、对颈部淋巴结有无转移进行单因素分析,性别、年龄、癌结节的数目、最大径、A/T、血流分级、突破被膜、超声提示淋巴结转移、BRAFV600E基因突变、NLR、TSH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多因素分析,男性(OR=5.012,95%CI:1.11422.542,P=0.036)、年龄<45岁(OR=5.856,95%CI:1.10531.045,P=0.038)、癌结节最大径>10mm(OR=5.387,95%CI:1.20124.155,P=0.028)、癌结节A/T≥1(OR=5.799,95%CI:1.30925.698,P=0.021)、超声提示有淋巴结转移(OR=5.241,95%CI:1.02026.937,P=0.047)、BRAF基因突变(+)(OR=5.136,95%CI:1.22721.501,P=0.025)与颈部LNM呈正相关,且是PTC患者颈部LNM的独立危险因素。3、对中央区淋巴结有无转移进行单因素分析,癌结节的最大径、A/T、钙化、血流分级、超声提示淋巴结转移、BRAFV600E基因突变、NLR、TSH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多因素分析,年龄<45岁(OR=6.038,95%CI:1.47524.715,P=0.012)、癌结节边界不清(OR=5.313,95%CI:1.19023.717,P=0.029)、癌结节A/T≥1(OR=9.686,95%CI:2.08944.906,P=0.004)、癌结节血流分级23级(OR=6.460,95%CI:1.25233.333,P=0.026)、BRAFV600E基因突变阳性(OR=4.151,95%CI:1.09515.735,P=0.036)与CLNM呈正相关,且是PTC患者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4、对颈侧区淋巴结有无转移进行单因素分析,癌结节的数目、内部回声、最大径、A/T、突破被膜、超声提示淋巴结转移、BRAFV600E基因突变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多因素分析,癌结节突破被膜(OR=17.456,95%CI:1.234246.896,P=0.034)、超声提示有淋巴结转移(OR=42.494,95%CI:4.515399.923,P=0.001)与LLNM呈正相关,且是PTC患者LLNM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超声特征中癌结节最大径>10mm、A/T≥1、超声提示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为男性、年龄<45岁、BRAFV600E基因突变(+)与颈部LNM呈正相关,且是PTC颈部LNM的危险因素。2、超声特征中癌结节边界不清、癌结节A/T≥1、癌结节血流分级23级、患者年龄<45岁、BRAFV600E基因突变(+)与CLNM呈正相关,且是PTC患者CLNM的危险因素。3、超声特征中癌结节突破被膜、超声提示有淋巴结转移与LLNM呈正相关,且是PTC患者LLNM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分组检测在各个行业的应用非常广泛,具有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准确度等优点。最开始分组检测是以服从0-1二项分布的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分组过程里组大小通常是固定的常数值,直到后来有学者提出应该优化组大小的选择,以提高分组检测实验结果的准确度,便出现了自适应分组检测。自适应分组检测的参数估计是通过分阶段来分组检测,从一阶段到下一阶段中组大小在不断更新。在更迭组大小上基于了两点,第一就是利用前面阶段得到
帕金森病(PD)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位居第二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与年龄的老化呈现明显的相关,临床表现为禁止性震颤、肌僵直、运动迟缓、肢体平衡障碍、自律功
目的:5-氟尿嘧啶(5-FU)是临床使用的一线抗肿瘤药物,对肝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其具有胃肠道毒性、骨髓抑制等严重的不良反应,临床使用受到限制。中药单体CU是一种天然低毒的酚性
目的:癌症作为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慢性疾病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肺癌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并且已经成为世界公共卫生的主要威胁。在中国,肺癌疾病负担亦相当严峻。目前吸
目的:观察白蝉止咳汤对感染后咳嗽(风邪犯肺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RP的影响。方法:将来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以及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感染后咳
随着云计算的迅速发展,数据出现了爆发式地增长。为了高效地存储和共享数据,越来越多的用户将数据存储到云服务器。为了保护数据的隐私性,用户一般先对数据加密,然后再将密文上传到云服务器,但是用户会遇到如何在密文上进行关键词查找的难题。可搜索加密技术允许用户在不解密密文的情况下对密文进行检索操作。本文从多用户数据共享的应用场景出发,提出了两个公钥授权可搜索加密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详细地描述,具体工作如下:
正确的突触联系的形成对大脑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突触形成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参与其中的分子和机制也是多种多样的。其复杂性在于无数突触连接的形成
随着信息科学领域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应用对计算的“算力”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异构多核体系能充分发挥通用处理器和专用处理器的优势,具有灵活、高性能的特点。但该体系处理器核间的划分和通信问题是这类系统设计开发的两大难点。同时,在脑科学研究领域,亟需一种新的神经元活动记录系统辅助大脑信息编码原理的研究,要求具有低功耗、大数据无线传输并实时处理的特点。本文针对该异构多核体系设计中两大问题进行研究,并采
研究目的:治疗良性腮腺肿瘤最有效的方式仍然是手术治疗,而手术方式选择多样,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目前,良性腮腺肿瘤的术式主要是部分腮腺浅叶切除术,但最近有临床研究提出,相
骨肉瘤也称成骨肉瘤,是骨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好发于10-30岁的青少年,但任何年龄都有可能发生。由于其对化疗药不敏感、易转移复发,使得骨肉瘤患者的生存率普遍较低,目前没有有效的靶向药物。因此,寻找治疗骨肉瘤的靶点和相应的治疗药物已成为当务之急。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新型二氨基酯类化合物LR4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对已测的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的IC50值均在百纳摩尔级别或微摩尔级别,其中LR4对骨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