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基督教外围团体,青年会发挥着辅助教会、传播福音的功能。面对积贫积弱的近代中国,青年会以社会福音神学为理念,开展“德、智、体、群”四育事工,进行社会服务,培养青年完美人格,试图建立一个基督化的社会。基督教青年会作为近代中国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宗教性服务团体之一,不仅在近代中国社会属于边缘群体,而且在基督教会内部也居于边缘化的地位。不过,青年会这一边缘化的角色却为其理念和策略的实施提供了一种灵活机制,使之能够与时俱进地进行契合时代要求和社会需求的社会服务,表现出高度的包容性与开放性。青年会不仅做到了“荣神益入”,服务更广泛的人群,传播更广义的基督教文化;而且扩大了自身影响,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关系较为紧密。青年会以其灵活的社会服务获得比其他基督教团体更多的社会认可和民众支持,尤其在解放后青年会的精英领袖更是成为基督教会和三自爱国运动的领导者。可以说,青年会不论是从社会层面还是政治层面都从边缘走到了中心。不过也正是因为青年会灵活的社会服务和“精英化”的领导群体,使其在从边缘走向中心的过程中,宗教色彩渐渐弱化,内在的基督教精神慢慢抽离,世俗化倾向越来越明显,最终陷入了与其自身角色期待相矛盾的尴尬境地。青年会自传入山东以来,城市青年会和学校青年会都有很大的发展。青年会在山东秉持着社会福音理念和“人格救国,,宗旨,通过四育事工、救济慈善等等为山东民众提供社会服务,又通过“精英化”的组织及其与时俱进的社会和政治取向积极地融入山东地方社会。可以说,青年会在山东的发展,验证了青年会从边缘走向中心这一事实,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也同样出现世俗化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