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恢复研究生教育制度后,博士生培养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其招生方式更加多样化,课程设置灵活、课程内容丰富,师资队伍结构更趋合理,博士生的科研产出数量逐年增加。但随着我国博士生培养规模的快速扩张,博士生教育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深入研究各个学科的学科特点,发展以学科为单元的博士生培养过程,有助于学科与博士生教育更好的融合,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博士生教育质量具有深远意义。本研究以学科差异理论和学科文化层次模型为理论依据,采用质性研究、比较研究和专家打分法,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S校为例,选取数学、机械工程、外国语言文学和工商管理作为纯硬、纯软、应用软和应用硬学科的代表,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四类学科共32名教师和学生,深入探究四类学科的学科文化和博士生培养过程的特征,并深入分析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学科文化三个层次对博士生培养过程的课程教学、导师指导和学术训练三个培养环节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学的博士生培养过程以问题导向与兴趣驱动为特点,学科文化的典型特征是理性而活跃;外语的博士生培养过程以博览群书与思想探索为特点,学科文化的典型特征是寂寞而随性;机械工程博士生培养过程的特点是课题研究与产学结合,学科文化的典型特征是卓越而务实;工商管理的博士生培养过程是决策分析与国际接轨,学科文化的典型特征是自由而实用。四类学科文化对本学科博士生培养过程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结论:四类学科文化对博士生培养过程的影响表现出培养环节上的差异性和学科文化层次上的相似性;纯学科的学科文化对博士生培养的三个环节均具有较大影响;应用学科的学科文化对博士生培养的课程教学与学术训练具有显著影响;硬学科的学科文化对博士生培养的学术训练具有重要影响;软学科的学科文化对博士生培养过程总的影响较小。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将学科文化层次模型和博士生教育相联系,创新性的从学科文化视角分析博士生培养过程的学科差异,并对不同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发展如何与学科文化相适应,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开展博士生学科分类培养,促进学科文化的师生传承;提高纯硬学科博士生的自主性,加强科研合作与创新;改革纯软学科课程教学模式,提升博士生的学习效果;优化应用硬学科学术训练过程管理,保证学术人才培养质量;鼓励应用软学科建立导师团队,培养博士生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