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烟草行业的利益居高不下,但烟草中的烟碱又危害着人们的健康。通过农业耕作和化学的方法可以降低烟草中的烟碱含量,但费时费力且效果并不明显。烟草内生菌作为微生物的宝贵资源,利用烟草内生菌来降低烟草植株中的烟碱含量成为一种新技术的尝试。本文以湖南浏阳官渡烟草基地的烟草植株为菌源,从中分离内生菌5株,筛选到1株降烟碱的内生细菌,并对其进行鉴定,确定为芽孢杆菌。采用紫外诱变提高其降烟碱能力,并将其应用到降低烟草植株的烟碱含量,为烟草内生菌降低烟草植株内的烟碱含量的应用做了一些相关性研究,得到以下一些结论。1从健康的烟草植株中分离内生菌,以烟碱做为选择性培养基,通过初筛和复筛分离出一株降烟碱的烟草内生菌菌株T11,在4d内可以将1. Olmg/mL的液体培养中的烟碱降解75.2%。经过形态学观察,该菌落形状不规则,边缘齿轮型,呈乳白色,表面粗糙、褶皱,凹起,不透明,杆菌,成对生长,两端钝圆。经过16SrDNA序列分析,比对结果显示该菌株的16SrDNA基因序列与芽孢杆菌(Bacillus sp)的同源性为99%,故确定该菌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2筛选分离到的烟草内生细菌以氯化钙法制备感受态细胞,通过热击转化法以PUC18质粒上的amp基因对烟草内生菌进行抗生素标记,从而赋予内生菌具有与质粒相同的抗生素标记。然后利用标记好的烟草内生菌去感染烟草植株,在第22天还能检测到标记好的烟草内生菌,但第32天不再能从烟草植株中检测到标记好的烟草内生菌,以此确定了叶面喷洒和根部浇灌为最佳感染方式。3在80s的紫外照射下对烟草内生菌T11进行诱变,最后选育出降烟碱率达到89%的菌株u32,其降烟碱率与出发菌株T11提高了14%,然后用实验室分离出来的两株菌株W-2-4(土壤分离出来)和T11(烟草内生菌T11诱变后育种的高效降烟碱菌u32),作用于烟草植株,在T11菌株作用下,第五天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烟叶中烟碱含量降低了25.6%,第十天与对照比较,降低了16.8%。在W-2-4菌株的作用下,第五天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第十天与对照组比较,烟叶中烟碱含量降低了17.6%,这与该菌在第七天时有最大降烟碱率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