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的家畜相关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_orac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物的驯化、圈养饲喂和利用是原始人类智慧的体现,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中原地区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的发源地,对新石器时期的家畜进行相关研究,于探究古代文明起源、我国畜牧学史的完善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各代表文化典型遗址出土的家畜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遗址现有考古发掘报告的整理,结合古代文献记载,对家畜的驯化、饲养及其利用情况进行总结概括,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初步探讨了中原地区先民饲养各类家畜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以及饲养家畜对中原地区文明进程、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分析随着新石器时期原始畜牧业的诞生,与农业、手工业等多领域的结合与相互促进,对如今相关养殖、饲料行业领域的影响。中原地区新石器时期先民驯养家猪的主要目的是提供肉食资源;饲养家犬的目的是为了狩猎、看守家园及作为宠物;而对于黄牛和绵羊,饲养目的可能在于对它们的次级开发。通过对各个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的可鉴定标本数(NISP)和最小个体数(MIN)以及出土的猪下颌第三颗臼齿(M3)的长度进行统计分析可知:从裴李岗时期至中原龙山文化时期,中原地区人类驯化家畜的水平不断提高,肉食资源的获取从一开始的狩猎为主、家畜饲养为辅到以家畜饲养为主、狩猎活动为辅,家畜饲养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在新石器时期,家畜的饲料成分受农业发展的限制,种类较为单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畜牧业的产生和发展。而对中原地区新石器时期随葬或埋葬家畜遗址的分布进行整理后发现,裴李岗时期便出现了用猪下颌骨随葬的现象,至中原龙山时期这一现象越来越普遍,还出现了随葬或埋葬牛骨或羊骨及用于祭祀占卜的卜骨和龟壳。新石器时代家畜的随葬和埋葬现象是商周时期大量使用家畜进行祭祀牺牲现象的开端,家畜用于随葬或埋葬是财富与地位的象征,部落中身份尊贵的人一般随葬的家畜及陪葬品更为丰富,对家畜的开发利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私有制的产生,也进一步加快了阶级的分化。
其他文献
北辛文化晚期至大汶口文化早期遗址主要分布在鲁中南的汶、泗河流域,并散见于山东其他地区,这一阶段是中国北方地区旱作农业发展,农业社会建立的关键时期。本文通过系统的植物考古浮选法,在山东定陶何楼遗址采集、分析了31份浮选样品,共获得1073粒(颗)炭化植物种子,包括黍、粟、大豆、小麦四种炭化农作物,其他可鉴定的非农作物炭化植物遗存还包括狗尾草,豆科的胡枝子、草木樨、藜、桑树子、芡实等。北辛晚期至大汶口
期刊
<正>爆发于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它不仅昭示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也宣告新时代的来临。站在百年后的今日,作为教师在教授此课时,到底要给高中学生传递什么?是革命的伟大,是对革命者的惋惜,还是对革命过后社会现实的批评。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
期刊
传统课堂教学更加倾向于理论知识的单方面传授,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手持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辅助工具,具有实验仪器灵敏、实验现象明显、实验数据精确等优点,能够将化学反应中难以理解的微观实质可视化、数据化、曲线化,帮助学生建构化学四重表征思维。以醋酸电离常数的测定一课为例,结合手持技术实验开展基于化学四重表征的课堂教学研究,着力发展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期刊
报纸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建筑业的发展在不断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发展方式粗放、劳动生产率低、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创新是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高新技术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其空间位置是创新活动空间的重要载体。本文以深圳市为例,通过对建筑业高新技术企业基本信息、位置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深圳建筑业企业创新空间格局,探究其空间分布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从而为建筑业创新发展提供建议。
期刊
为建立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的非洲猪瘟病毒(ASFV)检测方法,根据ASFV保守区域设计引物探针,在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检测ASFV的微滴数字PCR方法,对其特异性及线性关系进行评估,以阴性样品和低拷贝样品分别测定该方法的空白检测限(LOB)和最低检测限(LOD)。结果显示:该方法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2=0.999),与其他6种猪常见病毒及5种动物组织无交叉反应,LOB为
期刊
注重红色文化教育,发掘红色文化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引导学生在理解、认同、传承红色文化基因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应当是我们日常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营造红色文化教育氛围、宣传党的光辉形象、开展多样化的教育形式,拓展文化文化的育人路径;通过引导学生讲好红色故事、发挥红色教育阵地的作用、充分尊重和保护红色文化,让红色文化教育落地见效。
期刊
随着我国对新能源汽车利好政策的相继出台和对碳达峰目标的积极推进,锂离子电池行业得以快速发展。正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核心组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及成本。在众多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体系中,超高镍多元正极材料成为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的首要选择。而且随着锂离子电池对成本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日趋严苛,低钴乃至无钴化的趋势受到了动力电池行业的青睐。但是,随着正极材料中镍含量的增加和Co含量
学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电能的使用更加广泛且具体。电池作为储存电能的主要装置,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有着较高的使用性能要求。在我国研究人员不断的深入研究下,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在近几年不断发展,并且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结合了之间的优势,从而形成,从而在啊共沉淀法的制备下产生,更产生合成材料,结合这Ni-Co-Mn三类化合元素的主要优势,提升了镍钴锰三元材料在实际应用过程
期刊
结合回转窑煅烧特点,将传统的水泥窑危险废液处置系统投料点(篦冷机上盖和窑头罩顶部),技改到三次风管入料口处,减少了低温废液对热工制度及二次风温的影响,熟料产质量恢复正常,危废处置量增加1 t/h,降低了熟料标准煤耗,提升了余热发电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