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碳源条件下生物除磷效能及机理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tiandegush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除磷技术由于其经济有效性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对其机理的认识还存在争议。本研究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SequencingBathchReactor,SBR)对四种碳源的除磷效能、机理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1号SBR以脱脂乳和葡萄糖的混合物为碳源运行了5个月,考察了其与以葡萄糖、乙酸钠为碳源的2、3号SBR生物除磷系统的除磷效果差异。葡萄糖碳源系统的2号SBR除磷效果最好,3个系统除磷率分别为76.3﹪、96.9﹪和90.4﹪。而且只有葡萄糖为碳源的2号反应器没有出现厌氧释磷现象,通过对污泥中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exopolymers,EPS)含磷量、聚磷酸盐含量、污泥含磷总量、磷的各种形态及微生物体内聚-β-羟基链烷酸(Poly-β-hydroxyalkanoate,PHA)含量的测定,发现2号反应器厌氧阶段无磷释放是因胞外聚合物的吸附作用所致,聚磷酸盐参与了代谢过程。   在脱脂乳与葡萄糖混合物碳源除磷效果出现不稳定现象后将其碳源换成实际生活污水,考察其与其它两碳源系统的除磷效果与生态学特性差异。   pH为7.0-7.2时除磷效果最好,但也发现丝状菌对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实验,得到结果。   最后考察了乙酸盐和葡萄糖两种单一碳源生物除磷系统的生化和动力学模型。提出厌氧条件下两种碳源生物除磷代谢模型。两种碳源条件下,糖原通过ED途径代谢才能使更多聚磷酸盐参与到代谢过程,才能有好的生物除磷效果。提出在厌氧、好氧条件下关键代谢物质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并且首次将胞外聚合物的生物吸附作用系数引入到动力学模型中。
其他文献
文章详细论证了作品《五重塔》的创作与禅宗认知三境界说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的事实,并指出此三境界论对该作品的创作成功起到的显著作用,有助于读者更加深刻的理解该作品的优点
影响焊接数值模拟的因素很多,其中焊接热源模型起着关键作用,热源模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在熔化焊数值模拟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是由Goldak提出的双椭球热源
本文采用全方位离子注入与沉积技术(PIII&D)在2Cr13和30CrMnSi基体表面上制备了TiN/TiCN/DLC复合膜层,并对小模数齿轮进行了强化处理。TiN、TiCN、DLC膜层均由PIII&D技术中的
黄铜接插件已广泛应用在建筑物电气设备、家用电器及汽车线束之中。火灾调查人员可根据黄铜接插件的火灾危险性、引燃规律和物证鉴定结论准确认定引火源和起火原因。本文针对
针对通信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技术应用之现状,例如整体管理不规范、细节管理不到位、管理体系存在较多缺陷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简要介绍了通信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结构
金属纳米颗粒–绝缘体复合材料因其独特的线性和非线性光学性质,在光传感器、生物医学、全光开关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金属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光学性质已成为纳米技术领域一个热点的研究方向。在合成金属纳米颗粒的诸多技术中,离子注入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而备受关注。本论文采用Ti(Al),Cu离子顺次注入到SiO2基底中,结合后续的热退火处理,主要研究了Ti和Al离子预注入对Cu纳米颗粒结构以及光学性质的影
初中音乐课程教学,在学习理论基础、练习基本歌唱技巧及乐曲听辨、分析能力之外,最重要地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课堂中。只有动情的聆听和演唱音乐,才能达到陶冶情操、学会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学位
稀土金属的磁矩来源于局域的4f电子。稀土金属Gd是四个室温铁磁金属之一,居里温度为293 K。局域的4f电子的铁磁排列极化导电的5d和6s电子,导致Gd的实验磁矩值为7.63μB/Gd。稀土金属与半导体的复合材料将在自旋电子学器件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N空位和阴离子掺杂半金属GdN、稀土金属掺杂半导体ZnO和单层MoS_2、Gd/单层MoS_2界面的电子结构和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