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人才‘、进行科研创新的重任,它的稳健发展将为国家输送大量青年人才,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智力基础,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高等教育关系着一个民族未来的荣辱与成败。从公共经济学角度看,高等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经济属性,这决定了政府在高等教育的配置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市场经济下,这种配置作用更多的体现在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之中。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财政的大力支持息息相关。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完善,财政在民生方面支出范围越来越大,承担的投入数额与日俱增,然财政资金有限,这就要求财政资金在投入时必须同时考虑效率和公平问题,高等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在此背景下,利用经济学方法,通过实证分析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效率与公平现状,了解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真实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对充分发挥出我国高等教育财政资金的应有作用不无裨益。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写作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为理论基础,着重阐释公共财政理论、公共产品理论以及高等教育的产品属性,前两章均是为后面的实证分析及政策建议奠定基础。第三、四、五章为论文的核心部分,这三章从不同角度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进行实证分析。第三章运用一般统计方法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规模和支出结构进行分析,研究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状况及发展趋势;第四章分析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效率问题,选取投入、产出指标共16个来反映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和产出状况,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分析了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各省财政投入的相对效率;第五章研究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公平状况,论文采用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主要从地理区域和高校隶属层次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第六章为政策建议部分,在理论基础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