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复合咪唑安定对颌面外科术后留置气管导管患者的镇静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g4g4354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患者常需要留置气管导管维持气道通畅,因此术后对于留置气管导管病人的术后镇静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治疗措施。本研究旨在观察口腔颌面术后留置气管导管的患者使用右旋美托咪定、咪唑安定及两药复合的镇静效果;寻找适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术后留置气管导管的病人的经济、合理、安全的镇静方案。  方法:选择该院45例择期行口腔颌面手术后留置气管导管的患者,年龄18~65岁之间,性别不限,既往无基础疾病;术后保留经鼻气管导管,“T”形管湿化吸氧,气流量为4~5L/min入ICU。随机分为三组,即右旋美托咪定组(D组,n=15),咪唑安定组(M组,n=15),右旋美托咪定-咪唑安定复合用药组(D+M组,n=15)。入选患者入ICU后分别即刻予对应的药物镇静至理想镇静水平(Ramsay3~4级),12小时后停止镇静药物;分别记录三组患者平均用药量;给药后1小时、4小时、8小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予用药后8小时行动脉血气分析记录二氧化碳分压;记录给药期间达到理想镇静水平后需再次调整剂量次数、停药后苏醒时间和不良事件情况。  结果:维持患者理想镇静(Ramsay3~4级)时的平均用药量为:D组:右旋美托咪定0.493±0.12 ug/kg?h;M组:咪唑安定0.076±0.014mg/kg?h;D+M组:右旋美托咪定0.32±0.13 ug/kg?h-1复合咪唑安定0.05mg/kg?h,复合用药组(D+M组)右旋美托咪定剂量少于D组,具有显著差异。三组患者在镇静时的生命体征比较:三组在用药后平均动脉压、心率比镇静前均有显著下降,但都在正常安全范围内。脉搏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用药前后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动脉血气分析中PaCO2在正常范围之内。停药后平均苏醒时间,D组时间为3.8±2.8分钟,D+M组20.6±5.2分钟,M组35.3±7.5分钟,三组相比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调整用药次数方面的比较,D+M组调整用药次数少于其余2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中D组有一例不良反应,表现为心动过缓;其余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  结论:右旋美托咪定和咪唑安定以及复合用药均可有效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术后留置气管导管病人的镇静;从镇静效果、心血管副作用方面考虑,复合用药组效果优于单独给药组,但在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及呼吸抑制的副作用上,复合用药组无明显优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核因子κ B(NF-κ B)活化、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在小鼠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作用。血清MCP-1水平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关系。 方法:雄性Balb/c小鼠40只随机分为2组
背景:  泛素(Ubiquitin,Ub)是一种含76个氨基酸的多肽,存在于除细菌外的许多不同组织和器官中,具有标记待降解蛋白质的功能。泛素标记的蛋白质被输送到蛋白酶体进行降解。泛素-蛋
目的:(1)探讨白介素 27(interleukin-27; IL-27)及其特异性受体WSX-1 在早产和正常足月妊娠中是否存在表达差异;(2)检测 IL-27处理人胎膜组织后是否触发炎性效应;且这种炎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