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南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与岩石成因及其对拉萨地块中新世埃达克质斑岩的成矿条件约束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zibzibzi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斑岩型Cu多金属矿床,是矿床的重要类型,它为世界提供了大部分的金属来源。拉萨地块冈底斯斑岩Cu矿带作为孕育大陆碰撞成矿理论的地点被广泛重视。中新世斑岩系统作为大型、超大型斑岩矿床的赋存体,具有显著的埃达克岩性质。然而现有研究多局限于拉萨地体东部,87E°以西却少见报道。本文选择位于拉萨地块西部的亚热南岩体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系统的锆石U-Pb年代学和Hf-O同位素、全岩元素和Sr-Nd-Pb同位素研究,确定其岩石成因与岩浆源区,建立一套拉萨地块西部不含矿中新世斑岩的代表,并以此对埃达克质斑岩的成矿条件做以约束。亚热南岩体中主要由始新世(50 Ma)和中新世(16 Ma)两个时代岩石组成。始新世岩石为主要部分,由含闪长质包体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二长岩、辉长闪长岩脉组成,侵入岩类为I-型碱性-亚碱性系列岩石。始新世岩石均有右倾的REE配分模式,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和Ti并富集Rb、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的特征。其锆石Hf同位素展现了亏损的同位素特征,O同位素更接近于地幔锆石,Sr-Nd-Pb同位素显示出侵入岩类的混合成因特征。岩浆起源方面,始新世基性岩浆应源于富集地幔部分熔融,酸性侵入岩岩浆源于地幔楔改造后的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中新世时期以花岗斑岩-正长斑岩为主,还发育有同时期的闪长玢岩及酸性岩脉。斑岩系统与玢岩均具有明显的高Sr/Y低Y,低Mg高Al的埃达克性质。中新世岩石在REE配分模式和微量元素标准化图解中非常一致,没有明显的Eu异常和中稀土异常,指示了岩浆没有经历过明显的分异作用。中新世斑岩系统Hf同位素方面显示出了较为富集的特征,锆石O同位素全岩Sr-Nd同位素也体现了其有着古老地壳物质的贡献。亚热南岩体埃达克性质的岩石应源于加厚的新生镁铁质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并在上侵过程中受到了较为强烈的古老地壳混染。亚热南岩体中新世斑岩系统相比含矿斑岩具有更富集的同位素特征,缺乏幔源物质贡献,说明岩浆源区存在大量的幔源物质成分是斑岩成矿的必要条件。而其较高的氧逸度也说明氧逸度条件并不是成矿的充要条件。
其他文献
投弃式海流剖面测量技术已成为当今国际上进行海流环境监测的高新技术之一,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则刚刚起步。该方法通过测量海水运动切割地磁场所产生的感应电场,来探测海流运动规律。在地磁场稳定的情况下,海流感应电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海流的速度,故通过测量海流产生的感生电场,就可以了解海流的大小,从而研究海流的运动特征,XCP投弃式海流剖面仪正是基于此原理设计而成。目前,掌握该技术的国家仅有美国,其与日本共同
为探讨韩城地区煤层气开发动态及产能响应,通过大量煤岩样品的常规测试及无损测试,系统分析了韩城地区3号、5号、11号煤储层发育特征及其差异性;利用无因次产气率方法划分了生产井产能阶段,并结合不同产层组合方式下的产能特征,建立了以相关性分析为基础、灰色关联分析为核心的煤层气井产能综合评价体系;通过ARIMA方法和测井图版对煤层气井产能进行了预测。大量实验分析表明,韩城矿区煤变质程度较高,显微组成以镜质
随着全球变暖,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如何有效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越来越受重视。由于器测记录时间较短,因此需要通过精确连续记录古气候变化的石笋来解译古环境和古气候的演变规律。而洞穴系统监测是解译石笋记录环境气候信息和搭建器测记录与环境替代指标之间重要桥梁。本次研究以桂林凉风洞为研究对象,系统监测大气降水、洞穴环境、滴水和现代沉积物,解译其对外界环境信息的响应规律以及解读其蕴含的环境信息。主要得出以下结
塔里木盆地巴麦地区中下奥陶统内部发育有低级序不整合面。在不整合系统性分级控制下,综合利用露头沉积、地球物理,元素地球化学以及天文旋回地层学等方法对低级序不整合界面进行识别。在低级序界面识别的基础上,结合不整合发育特征以及持续时限,确定层序发育级别,建立区域高频层序格架。在层序格架内进行沉积-成岩环境分析,明确界面发育性质。结合岩心薄片资料、碳氧同位素以及流体包裹体数据,建立成岩演化序列。采用“层序
研究区位于南羌塘西部,夹持在龙木错—双湖结合带与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之间,是研究特提斯演化关键地区。该区也是多不扎多金属矿集区,被列入国家整装勘查区。研究区的时空结构和演化对于中国大地构造分区、多金属找矿以及特提斯研究等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前人对该区研究主要侧重增生杂岩剥露机制、晚古生代古生物、沉积古地理及岩浆岩演化等方面,研究区晚古生代增生杂岩以及未卷入深俯冲的晚古生代浅变质地层构造变形序列、演化
亚欧板块与印度板块之间的碰撞是中生代末期以来最重要的构造事件之一。始新世是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拼合的最后阶段,也是东特提斯的消亡时期,因此形成了最年轻的海相沉积,其地质时代即为残留海盆的消亡时间。西藏南部发育着连续的海相古近纪地层,亚东地区是特提斯演化晚期残留海的居留地。对藏南地区最高海相层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东特提斯的晚期演化特征及封闭时限,也能为印度-亚欧板块碰撞时间的厘定提供直接证据。本论文
经棚古湖位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半湿润与干旱半干旱气候分界线附近,燕山山脉、大兴安岭以及浑善达克沙地三大地貌区的结合部,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瞩目。本文在野外对其典型沉积剖面进行实测的基础上,运用光释光(OSL)法建立其年代格架,探讨古湖的形成和演化。并利用环境代用指标的分析,对其晚第四纪的沉积环境及古气候进行了恢复。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通过野外详细的地貌学、沉积学研究,为古湖的存在找到更多的证据,并
塔里木盆地经历了多其构造变革和多类型盆地的叠加,具有复杂的地质结构。目前,对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地层的油气勘探工作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有利储集体的发育分布,演化及主控因素认识比较模糊,主要是对碳酸盐岩地层中裂缝、孔洞的发育分布及制约因素的研究不够深入,制约着油气分布规律的认识。在大量的岩心,常规测井以及FMI测井等资料分析的基础之上,应用地震沉积学,沉积学等理论对塔中地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碳酸盐岩地层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低孔低渗透储层特征和控制因素不清的问题,以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现代沉积学和储层地质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对露头、岩心、测井和化验分析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在研究区开展了高精度层序地层、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研究。建立了研究区下延长组的五级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并分析了重点层序格架下沉积体系的时空演化规律、微观储层和控制因素。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研究区有利区带的预测。主要认识以及成果
大黑山地区处于秦祁昆晚加里东造山系祁连造山带北祁连造山亚带与中祁连元古宙古陆块体接合部位的南侧,该地区总体研究程度较低,大黑山矽卡岩型钨矿床为该区新发现的小型钨矿床。本论文选择大黑山地区为研究对象,对本区成岩成矿作用进行全面的研究,详细解剖了大黑山钨矿的地质特征,对宝库河花岗质复式岩体的地球化学、年代学及大黑山钨矿床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开展了与其它矽卡岩型钨矿床流体包裹体的对比研究,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