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泰国汉语教学由来已久,在泰国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越来越多的中学开设汉语课程。笔者于2017年6月至2018年3在泰国猜也奔中学开展了为期十个月的汉语教学工作。猜也奔中学是当地最大的一所公立学校,于2009年开设汉语课程,在泰国东北部非华侨公立学校的汉语教学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该校的汉语课型以口语课为主,学生的汉语水平与口语课的教学效果紧密相关。在探索教学效果的提高方面,教学法的研究和改进一直是重中之重,PPP教学法以其模式化突出、易于操作以及注重知识循序渐进等特点,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领域始终占有一席之地。更重要的是,这一教学模式较好地契合了猜也奔中学的汉语教学环境以及教学对象的特点。因此,笔者尝试在PPP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更适合于现阶段泰国高中初级汉语口语课的教学方法。整篇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从选题缘由,相关研究成果综述和研究意义入手,分别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PPP模式在我国英语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PPP模式和其他教学法相结合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价值;第一章从内涵与理论基础两个角度分析了PPP模式自身的特点,并通过比较这一模式与任务型教学法的异同,提出了在PPP模式基础上与任务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第二章从多个方面展现了猜也奔中学的汉语教学现状,包括学校环境、教学对象、教材使用、汉语课程的设置与考察制度,在总结学校汉语教学经验的同时,也提出了需要改进的方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PPP模式与任务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应用于猜也奔中学汉语口语课堂的适应性;第三章在教学方法的指导下设计了两个实践教学案例,分别以初级汉语学习者必学的“问路”和“购物”为主题,详细考虑了教学对象的语言、文化基础和交际需要等因素,旨在使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接近真实交际等教学原则,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反思不足之处。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努力,我们有义务将自己在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和探索出的解决方法加以总结,并提出有效的建议,笔者期望本文的研究能对赴泰志愿者教学工作的开展尽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