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减贫效应研究——来自安徽省1997-2011年的经验数据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yu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农业综合开发的不断深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日益成为农业综合开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财政资金作为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主体,其减贫效应则至关重要。本文首先从理论角度出发分析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减贫效应的发生机理。其次,结合安徽省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历史进程和现状,采用1997-2011年安徽省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FGT指数测量安徽省贫困变动水平。最后,构建VAR模型动态分析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减贫效应,力图为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1)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助于优化农业结构、加速资本积累、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和提高农民生产技能,这四个方面共同影响共同促进贫困的减少;(2)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资金投入有助于减少贫困,但由于资金总量相对较少,其减贫效应并不显著;(3)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当期并不能减少贫困,具有滞后性。
其他文献
自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作为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国,县域的经济状况更是成为确保社会稳定,增强综合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当前我国社会面临两大
本文以季度为一个观察期,利用2014年下半年至2016年上半年8个季度的QFII持股样本数据,分别进行总体、牛市阶段、熊市阶段的回归,分析QFII的持股偏好。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同一
货币是国家主权的象征,也是一个国家崛起的重要标志。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得到极大提升。中国经济崛起的过程就是不断融入世界的过程。全球化让世
由于身处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中,加强流动性管理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显得越来越重要了。而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流动性准备的管理是流动性管理的重要内容。流动性准备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