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基双乙内酰硫脲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920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内酰硫脲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是许多杀菌剂、除草剂、药物及天然产物的主要成分。研究表明,在乙内酰硫脲杂环上引入不同的基团所得到的化合物具有多种活性,如镇痛、抑制脂肪酰胺水解酶、抗内皮细胞增生等。近年来,人们致力于将乙内酰硫脲杂环引入不同的底物中以期得到所需的药效团和合成中间体。 目前关于该类化合物的研究热点主要在于在乙内酰硫脲杂环的5位及2位引入不同的基团来改变其活性。且文献中报道的多为单杂环的乙内酰硫脲类化合物。本文设计将两个杂环基团引入同一分子中希望能改善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利用常规液态加热方法和近年来新兴的固态及微波合成的方法,我们成功地合成了22个苯基双乙内酰硫脲类化合物,其中19个为新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均经过元素分析、1H NMR、13C NMR谱的确证。 1.利用自制的对苯基双异硫氰酸酯与L-氨基酸的亲核加成反应,在常规液态反应下合成了12个对苯基双乙内酰硫脲类化合物,其中9个为新化合物。 2.利用固态无溶剂合成法,通过两步反应,中间物不需要分离,成功合成了12个对苯基双乙内酰硫脲化合物和10个间苯基双乙内酰硫脲类化合物。该方法操作简便且更为绿色环保。 3.利用微波液态合成的方法合成了对苯基双乙内酰硫脲类化合物及间苯基双乙内酰硫脲类化合物,该方法与常规液态相比时间大大缩短,产率也有明显提高。
其他文献
Q:今天非常有幸能和薛老师坐在一起谈一点学术的问题。A:准确地说,应该是艺术。学术的范畴太宽泛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都属于学术范围,还是谈点儿艺术这一局部的学科为好。
从小在被乡村包围中的工厂区长大的蒋莉,视线的情感里满载着质朴和记忆的回望,还有对工业痕迹的迷恋。她的不同时期的作品都弥漫着一种乡野的趣味和文明残迹的混杂气息,这种
觉得这个概念新鲜吧?所谓机器人科运会,就是中国中关村机器人科技运动会。小编从素质体育机器人媒体推广会上得知,首届机器人科运会在今年11月至明年3月在北京科技大学举行,
牛郎织女是我国脍炙人口的一个神话故事,它由古人观察天象的牵牛星和织女星经人格化而演绎成为一对夫妻,并演绎成一个悲壮凄凉的爱情故事由此形成了七夕节,反映出我们祖先辉
在生物的新陈代谢中不断产生各种活性氧自由基,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羟基自由基(.OH)、单线态氧(1O2)和脂质过氧化自由基(ROO.)等,这些自由基在生理学上起到重要作用。通常呼吸的氧气是一种稳定的基态氧分子,而单线态氧分子则与之不同,它是一种处于激发态氧分子的存在形式,其化学性质更活泼,较基态更不稳定,对机体产生多种复杂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它具有较强的毒性,造成机体的损伤
釉是附着于陶瓷坯体表面的玻璃质熔融状物质。有与玻璃相类似的某些物理与化学性质。一般以石英、长石、黏土等为原料。釉不仅对陶瓷的胎体起保护作用,而且也是装饰和美化瓷
近年来,随着对两亲嵌段共聚物研究的深入,人们已经不再局限于合成简单的两亲嵌段共聚物。带有功能性基团的两亲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这些聚合物中的功能性基团可
本研究在蒙医药学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下,将蒙药学、药理学、分离科学和色谱学相结合,对传统蒙药复方森登_4汤进行了现代化研究,对复方蒙药的药效物质基础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首先,选
烟云让山顶猛然出现在太空,瀑布从天而降涌入深沟大壑,崇山峻岭逐渐消失在乱云飞动之中,高山峭壁之下牧童缓缓归家。这就是山水画家所爱画之景。我是山水画家,以上诸景我百画
光化学烟雾(Photochemical Smog)是对大气危害最大的污染之一。光化学烟雾的实质是对流层中过多的O3污染,由大气氮氧化物(NOx)和碳氢化合物(HC)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反应而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