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养经历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jdy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是社会以及每个家庭最关注的问题,他们健康成长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家庭因素最为紧要。随着隔代教育现象的普遍,越来越多的祖辈参与到儿童的成长中来,对儿童的整体发展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而现有文献对初、高中和幼儿的隔代研究较多,对小学生的研究还比较少,大部分研究单方面侧重于隔代教育对孙辈的积极作用或消极作用。本研究将通过隔代教养问卷来了解小学生的隔代教育情况和隔代教育祖辈的相关情况,通过SDQ量表来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应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从而进一步探讨隔代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具体影响。希望能为父母和祖父母提供更好的教养建议与指导,帮助小学生健康成长。本研究对599名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如下结论:(1)本次调查的599名小学生中,有隔代教育经历的儿童有469人(78.3%),说明隔代教育现象比较普遍。(2)中阳县隔代小学生SDQ量表困难总分的平均分和心理问题检出率高于无隔代经历的,其中同伴交往问题和品行问题较为突出。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小学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性别、年级、户籍、家庭收入以及家庭类型上有差异。(3)本次研究中,隔代儿童的祖辈陪伴情况和祖辈的相关因素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祖辈的相关因素有:照顾儿童的祖辈、祖辈文化程度、祖辈照顾程度、祖辈与父辈是否住在一起、由祖辈照顾的原因、祖辈与父辈管教态度的一致程度,祖辈和父辈的关系及孩子与祖辈和父辈的亲密度。结果显示,祖辈过多参与儿童的教养对其健康成长有不利影响较多,尤其是周一至周五学习阶段,祖父母过多承担教养任务对儿童健康成长有负面影响,但是也有积极影响,比如城市儿童接受隔代教育有利于儿童心理发展。
其他文献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玩家消费习惯的改变,电子游戏的数字发行逐渐取代零售成为最重要的游戏发行方式。各大游戏出版企业积极布局数字发行领域,各电子游戏数字发行平台竞争日渐激烈。然而,这些企业往往采用价格战的方式争夺游戏供应商和玩家市场,这一竞争策略不仅不利于企业获取利润,影响电子游戏数字发行平台发展后劲,长期使用该策略还不利于玩家获得更高水平的服务,损害玩家长期利益。与此同时,随着消费者角色的转变,营销主导
理问所是下设于布政司的一个职能机构,其职掌为典刑名。既往研究对理问所鲜少提及,事实上,理问所在案件的审判过程中充当相当重要的作用,是明代的一个省级司法机构。本文以理
当今的时代已进入到了一个视觉传播的时代,因为好的设计不仅要主动吸引人的眼球,更重要的是要在实现告知、动情、要求的三种功能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可视性、可读性和可感性。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中央银行对央行沟通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更加透明,更加可预期和更好的沟通,已成为我国货币政策发展的一个大趋势。为了更准确地测度央行沟通,文章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作为文本信息源,运用计算语言学方法,从两个维度出发构建了测度我国中央银行沟通的经济状态指数和前瞻指导综合指数。首先,文章通过文档主题生成(LDA)模型,提取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与经济状态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