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二氧化钛与环境污染物对斜生栅藻联合毒性效应研究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z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深入探讨纳米二氧化钛(nTiO2)与环境中现有有机污染物双酚A(BPA)和重金属镉(Cd)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的联合毒性效应,进行了以下研究:1)考察nTiO2进入S.obliquus培养基后,其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2)考察nTiO2,BPA与Cd单独存在时各自的毒性效应;3)分别考察nTiO2与BPA、nTiO2与Cd共存时对S.obliquus的联合毒性效应,并评价其联合毒性作用模式;4)以nTiO2与Cd共存时对S.obliquus的联合毒性效应为例,尝试解释其联合毒性效应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1)nTiO2在S.obliquus培养液中发生团聚,形成团聚体。团聚体的平均粒径约为35μm;结构松散,外表不规则,边缘依然存在纳米尺度结构;Zeta电位为-19.6mV-23.6 mV,团聚体在334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2)nTiO2、BPA与Cd对S.obliquus生长的72 h EC50分别为28.7 mg·L-1,1.81mg·L-1与0.011 mg·L-1。3)nTiO2与BPA共存时,在不同毒性比(4:1,3:1,2:1,1:1,1:2和1:3)下,其联合毒性作用的72 h EC50值(以BPA计)分别为2.198,1.58,1.153,0.428,0.306和0.189 mg·L-1,以nTiO2计,其72 h EC50值分别为8.71,8.35,9.14,6.79,9.70和8.99 mg·L-1。两者的联合毒性作用由拮抗作用(毒性比为4:1)转变为相加作用(毒性比为3:1),继而转变为协同作用(毒性比为2:1,1:1,1:2及1:3)。nTiO2与Cd共存时,在不同毒性比(4:1,3:1,2:1,1:1,1:2,1:3和1:4)下,其联合毒性作用的72 h EC50值(以Cd计)分别为0.021,0.016,0.017,0.019,0.0048,0.0013和0.00069mg·L-1,以nTiO2计,其72 h EC50值分别为13.698,13.915,22.177,49.573,25.047,10.175和7.201 mg·L-1。两者的联合毒性作用由拮抗作用(毒性比为4:1,3:1,2:1及1:1)转变为相加作用(毒性比为1:2),继而转变为协同作用(毒性比为1:3及1:4)。4)nTiO2对Cd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随着nTiO2含量的增高,溶液中自由Cd离子的含量逐渐降低;nTiO2含量较低时,仅有少量nTiO2聚集在S.obliquus藻细胞两端,无Ti与Cd元素进入到藻细胞内,而当nTiO2含量相对较高时,它能团聚在藻细胞的周围,破坏细胞膜结构,并发现有Ti与Cd进入到细胞内。藻细胞对Cd的累积量呈现下述关系:1:4>仅Cd>1:1>1:4。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孕前体质指数(BMI)、孕期体质量增长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根据孕前BMI,400例单胎足月孕妇分为正常组(n=200)和高标准组(n=200)。高标准组孕妇,根据孕期BMI增幅分为
近年来,环境纠纷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发展,不可遏制的迅速增多。可以说,自从初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每一次人类社会的质变都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因此,进入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是深造与发展的根本,是学生必需的素质之一。记忆能力需要培养与强化。本文从理解、兴趣、形式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培养记忆力的方法。
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将极大地激发学生声乐学习兴趣,提升声乐教学效率。教师耍善于引导学生运用现代多媒体进行预习,提升声乐学习针对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要善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不断滋生和爆发,日常生活中的社区环境也深受现代化进程和市场化机制的影响,严重地制约着社区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步伐。加强城市社区环境治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