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介质结构表面等离激元负折射现象的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zhenlong0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负折射率材料是指介电常数ε和磁导率μ都小于零的介质材料,在这种介质中折射率n为负数。当电磁波在这种介质中传播时,电场矢量、磁场矢量和波矢之间的关系不再遵循普通介质中电磁波的右手定则,而是构成了左手关系,所以又被称为左手系材料(LHM)。在负折射率材料中波矢k与能流密度S传播方向平行相反,由此导致了光的负折射、负Doppler效应和负Cerenkov辐射等一些反常的物理现象。2001年在微波频段首次利用特殊结构周期排列的复合介质能同时得到负介电常数和负磁导率,从而在试验上验证了制备这种材料的可行性。目前研究的负折射现象多在微波波段实现,要在光频段,甚至在可见光波长的范围实现负折射,则可以用表面等离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zations,SPPs)来实现。表面等离激元就是局域在金属表面的一种由自由电子和光子相互作用形成的混合激发态。通过SPPs与光场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实现对光传播的主动操控,可以将光的传播局限在很小的范围,甚至可以小于光的波长。如果找到可以产生负折射现象的等离激元波导,就能实现在可见光范围内的负折射,可用于控制光在纳米尺寸的传播,集成光路里的光引导元件,制作更高分辨率的透镜,等离子光子芯片等。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结构的表面等离激元波导中产生的负折射现象,分析了电磁波在这些结构中的传播状况,并对结构的介电系数,磁导率进行了仿真计算。论文在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及当前国内外的进展情况,我们所做的主要工作。第二章介绍负折射的相关概念,产生的方法。第三章给出了表面等离激元的基本理论,实现的条件,产生的特殊现象,并介绍了采用的数值计算方法FDTD方法以及在仿真条件下用的金属色散模型。第四章分析了在等离激元波导中产生的负折射现象,介绍了可以利用表面等离激元的传播来产生负折射现象的结构,通过时域有限差分法对不同结构进行模拟仿真,找到了可以产生负折射现象的波导模型,并且明显观察到了平板透镜成像的现象。
其他文献
随着集成电路设计进入超深亚微米阶段,电路复杂度不断提高,芯片测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内建自测试BIST(Built-in self-test)技术通过在芯片内部集成少量的逻辑电路实现对集成
分析了祁连山保护区东端气象因子与草原死体可燃物含水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祁连山保护区东端草原死体可燃物含水率与降水量、温度、相对湿度、连续干旱天数、风速和蒸发量6个
随着InGaAs激光二极管的不断发展,Yb:YAG晶体热效率低、适合LD泵浦的优点被重新认识,是一种新型的LD泵浦的固体激光器增益介质。从理论上讲,Yb:YAG激光器更适合高平均功率、
量子限制杂质远红外发光器是种全新的器件,它可以发射波长在太赫兹区域,是目前远红外发光材料和器件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围绕远红外发光器这一主题,以对太赫兹发光器的理论
反射和透射现象是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反射或者透射后的波会产生一些新的变化,具有一些新的特性,这些特性在工业、航空航天、微电子等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因此对于这方面的
微机械加工、微电子以及无线传感等技术发展迅速,使得射频识别系统、嵌入式系统、无线传感器以及它们形成的无线传感网络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这类微器件的功耗越来越低,能
随着制造工艺的进一步发展,专用集成电路在执行数据密集型应用中的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在高层次综合阶段,各种功能单元和寄存器的分配结果,对电路性能起着关键作用的
磁绝缘线振荡器(MILO,Magnetically Insulated Transmission Line Oscillator)是一种GW级的低阻抗正交场振荡器(crossed-field oscillator)。它不需要外加磁场,其内部产生的直流
随着光电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光纤传输在光电探测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对光纤传输技术和高速数据传输领域的相关技术进行了分析,对国内外相关技术现状及发展趋
流域是人类重要的栖息地和生存发展空间,是重要的工农业发展地带,生态补偿是保障流域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的重要措施。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总结和分析河北省流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