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科术后残余肌松及术中肌松药管理的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mon521mut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残余肌松是全麻手术患者肌肉松弛药使用后常见的恢复期并发症,研究表明全麻术后残余肌松发生率为3.5%88%,腹部手术后拔管时残余肌松发生率为57.8%,虽然不同研究得到的残余肌松发生率有差异,但这些数字显示残余肌松发生率依然较高,可能导致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反流误吸,肺萎缩,肌肉无力,急性呼吸衰竭甚至死亡,其危害性及影响因素越来越受到麻醉医生的关注和重视。影响肌松药物代谢的因素有很多。呼吸性酸中毒可以延长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作用时间,故术后通气不足会影响神经肌肉接头的恢复,患者低温、高龄、低钾会减慢肌松药代谢,吸入麻醉药则会增强肌松药的作用。故围术期进行肌松药管理应该考虑到这些影响因素的存在,以更加合理的把握给药和停药时机。胸外科手术具有创伤大、手术时间长、疼痛剧烈、术后并发症多等特点。术中的麻醉用药在满足了手术要求的同时对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带来了一定影响,这就对麻醉医生的术中管理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开胸手术后患者常因伤口疼痛可导致呼吸功能不全,而术后肌松药的残余作用,不仅会延迟患者的苏醒时间,同时会提高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进一步加重呼吸功能障碍。随着肌松药物的可控性增强,外科医生对术中的肌松要求提高,神经肌肉阻滞深度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研究表明深度肌松可以相应降低气腹压力,扩大手术视野,大大降低术中不良事件(体动、呛咳、膈肌运动等)以及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由于胸科手术范围涉及到肺门部、气管、膈肌等,手术过程中经常会有气管隆突及支气管牵拉、淋巴结清扫等刺激性较大的操作,对呼吸循环影响较显著,且毗邻大血管较多,术中患者的体动、呛咳、膈肌运动等对外科医生操作影响较大,不良的操作视野还会延长手术时间,进而增加手术风险。调控良好的肌松深度对于避免术中呛咳、体动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有着重要临床意义。因而胸科手术中应该采用何种监测方式以及维持怎样的肌松深度最为合适还有待研究。本研究以择期全麻胸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1、胸科手术后立即进入苏醒室的患者拔管后残余肌松(TOF<90%)发生率,并分析引起残余肌松的危险因素;2、术中维持中度肌松(TOF12)和深度肌松(PTC15)两组随机对照研究,比较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及肌松满意度;3、Dixon序贯法研究非肌松监测下顺阿曲库铵的持续泵注速度,以达到在不进行监测的情况下维持目标深度。旨在为减少胸科手术后残余肌松发生率和胸科手术过程中肌松药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以2015年3月2015年9月择期接受全身麻醉胸科手术后立即进入恢复室的患者为观察对象,记录患者入PACU时的TOF值、拔管时的TOF值、气管拔管时间(进入PACU至拔管的时间)、残余肌松患者TOF恢复至90%的时间;并记录患者在PACU中苏醒期管理情况。通过以上记录和观察的数据统计胸科手术后残余肌松发生率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2.选择择期行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入深度肌松组(PTC组,PTC15)和中度肌松组(TOF组,TOF12)。按照分组调控维持术中肌松深度,记录两组患者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体动、呛咳、出现自主呼吸等),并记录外科医生对术中肌松满意度及恢复期数据。3.选择单纯全麻行胸科手术的患者。采用改良Dixon序贯法,第一例患者的泵注速度为0.12mg/kg/h,持续监测PTC(次/2min)和TOF(次/15s)。观察患者术中肌松深度的维持情况,以得到6次阈值骑跨中位数为实验终点,计算能够维持95%的患者术中深度肌松(1≤PTC≤5)的顺阿曲库铵的持续输注剂量(ED95)。结果:第一部分结果显示,全麻胸外科手术患者气管拔管时残余肌松的发生率为52.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术中使用两种肌松药、术中顺阿曲库铵平均用量≥0.14 mg·kg-1·h-1、入PACU即刻TOF比值≤0.5、气管拔管时间≤30 min是胸科手术患者顺阿曲库铵术后残余肌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第二部分结果显示,中度肌松组中52%的患者术中发生不良事件,肌松满意度最佳的患者为32%,术中顺阿曲库铵平均用量为0.0741±0.0045mg/kg/h,深度肌松组中无不良事件发生,肌松满意度最佳的患者为72%,术中顺阿曲库铵平均用量为0.1223±0.0045mg/kg/h,两组比较差异显著,而两组患者拮抗(TOF=20%)至TOF恢复至90%的时间及恢复指数比较无差异。第三部分结果显示,可以维持1≤PTC≤5肌松深度的顺阿曲库铵的持续输注剂量(ED95)为0.108 mg/kg/h(95%CI:0.1050.125),术中始终维持PTC≤5的患者与术中出现PTC>5的患者相比,恢复指数和停药后的恢复时间均无差异。结论:1.全麻胸外科手术患者气管拔管时残余肌松的发生率为52.5%。应尽量避免引起残余肌松的危险因素,拔管后密切监测。2.深度肌松(PTC15)是胸科手术术中合适的肌松深度,可以大大降低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外科医生的肌松满意度,且不会影响术后患者苏醒。3.能够维持1≤PTC≤5肌松深度的顺阿曲库铵的持续输注剂量(ED95)为0.108 mg/kg/h(95%CI:0.1050.125),可以在非肌松监测下参考此剂量,满足95%的患者术中维持1≤PTC≤5的肌松深度。
其他文献
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在过去一直都是由政府主导投资行为,通过由上而下的规划实现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而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改
设施选址问题由来已久,学界对选址问题的理论研究也较为成熟,但对物流园区选址的研究相对较少;物流园区作为社会物流网络的重要节点,其选址决策的合理与否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
<正>在企业资金集中管理过程中,除了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等具体税务筹划问题外,还有一些共通的的其他税务问题。资金集中管理中的其他税务问题一是纳税人确定问题。在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西方文化及价值观念与我国社会主义思想及传统文化教育熏陶下形成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激烈的碰撞,易使阅历不深的入学入伍新学员产生思想问题。为此,分析、
笔者以社会热点问题“打拐”为切入点,创作舞蹈作品《寻》。论文充分挖掘隐喻运用手法构思作品框架,采用“小凳子”、“毛线球”、“红毛衣”等普通道具,紧密连接母女情感纽带,引导观众真实感受痛苦绝望、坚持希望、大喜过望等寻亲过程,细腻展示了剧中人物的悲喜情感。本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舞作《寻》的创作构思与道具的选择,第二部分为道具在舞作《寻》中的隐喻性表达,第三部分为道具的隐喻性表达在舞蹈创作中的启示。本
经济适用住房政策作为一项保障性民生工程一直以来都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住房价格不断攀升,更将保障性住房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全国人民所关注的
面对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分析了美国"SPARK"课程教学过程及相应特点,借鉴美国"SPARK"课程开发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模式及策略。
本文分析了广播电视新时期技术维护的特点,包括播出形式多样化、播控系统及传输系统的复杂化、广播电视发射系统的固态化、广播电视技术的数字化,随后提出了有效的应对措施,
各位代表、同志们:大家好!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大会。首先我代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对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为行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企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洗礼。百余年来,19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在我国被广泛接受。从文学跨文化传播角度看,由于本土文化传统和社会情势的原因,五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