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网络多媒体能够给教师提供多种形象化的教学素材和教学手段,如文字、声音、音乐、图片、影像、动画、实时和非实时讨论等,然而,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习者特征,究竟应如何选择适当的媒体呈现方式是许多网络课程教学设计者面临的困境。本研究以浙江师范大学大学最近开发的“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为例,深入探讨教学内容与媒体呈现之间的关系,并检验现代大学生的媒体素养。 文章的第一部分介绍了网络教学的定义与发展、网络教学中媒体的呈现方式,分析了网络学习的学习者特征,并对本文的研究目的进行了简要介绍。 在文章的第二部分对支持本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简要概述,主要理论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社会建构论及多元智能理论。 文章的第三部分是从研究的结构、研究对象、网络课程内容分析、资料搜集及数据处理这几个方面对研究进行总体设计,以利于后期研究能正常、规范地进行。 第四部分是对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研究结果的具体体现是:偏重基本概念和事实的教学内容可采用文字搭配图片的方式来呈现;以培养学生能深入解释和批判思考为目标的教学内容应强调讨论区的应用;以程序性知识为主的教学内容应以流媒体加上PowerPoint的方式讲解其步骤;着重通过情感态度改变教学内容可选择适当的视频素材来呈现。此外,由于在我国大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因此在网络课程内容中,适当使用动画、图片与音乐可能是提高学习动机的方法之一。 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总结了本研究的相关成果,以作为未来有关此领域教学和研究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