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平台的城市规划管理数据的组织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来源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105399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管理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影响越来越大。目前,国内许多发展迅速的城市,其规划管理部门多数采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城市建设审批工作,但上海市规划管理在信息化方面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为了改变目前信息化滞后的状态,本论文对上海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分析和研究,目的是促进规划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通过上海市虹口区、长宁区规划管理局的现场访谈、项目跟踪,发现规划管理信息化存在系统建设与日常业务脱离、数据不完备等现状问题,然后对信息化比较成功的苏州工业园区调研,进行比较研究,为上海市目前的信息系统建设提供借鉴。本文主要对城市规划管理的平台选择、规划管理数据组织和系统功能进行了相关研究,规划管理数据是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也是上海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障碍之一,通过研究,用地数据、建筑数据、道路交通数据、市政管线数据、规划控制线数据和其它规划相关的数据是系统建设必须的核心数据,这些数据的有序建设是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上海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重心之一。从数据库的角度,把城市规划管理中的数据分为基础地理数据、规划成果数据、规划相关数据和建设审批数据四部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海市目前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在数据建设方面的混乱的局面。最后通过具体的实例,研究以GIS为平台的信息系统在管理数据的查询显示上的优势和历史数据存储上的实现方法,从专业的角度为信息系统的功能实现提供参考。限于笔者缺乏管理实践的局限,论文在内容上还有不完备之处,规划相关数据还有待完善,系统功能的应用还有待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曲线面形态广泛存在于自然万物的形体特征之中,因而被人们称之为大自然构成的母形。作为自然世界的一分子,人类对于曲线、曲面形态具有天生的亲切感觉。这种具有柔美韵味与感情
21世纪是新的经济阶段,我国难处于一个工业化进程开始加速、经济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社会进行全方位深刻变革的时期,城市正面临和正在进行着物质空间和人文空间的大变动和重新建
街巷空间是传统村落中存在的独特景观和肌理。它不仅仅是物质的载体,还承载着人们的生活和记忆,是人们生活交往和活动中最具有活力的部分。但当前我国处于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
古往今来,人们对统一、和谐的建成环境的追求从未停止。建筑与景观作为建成环境中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其二者的整合关系势必对建成环境的整体性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然而近代以
商业步行街通常位于城市繁华的中心地段,是城市公共空间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人们用于购物、交通、参与社会生活和交流信息的场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兴衰
当今商品市场已经从生产者导向转变为了消费者导向,与此同时,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己不再只是满足生理需求,而需要同时满足其心理需求。这种心理需求是人精神上的和情感上的需求
本课题从城市设计的视角出发,以整合设计作为建筑综合体与城市公共空间结合的契机,通过对建筑综合体与城市公共空间多层次、多要素空间环境有机融合的研究,为建筑综合体更加频繁
这是一篇关于新建城市中心区城市街道形态设计的文章,研究对象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主角——城市街道空间。本文采用描述性理论分析与指导性理论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北京、上海
我国的传统居住建筑形式多样、种类万千。它们历经时间的考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世界建筑领域独树一帜。当代中国中式住宅脱胎于中国传统居住建筑形式,结合了现代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