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在全球性碳循环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大部分发达国家把低碳农业作为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通过先进的农艺技术手段,达到提高产量同时增加农业固碳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湖北省在农业种植业已经采取许多农艺技术,并且许多农艺技术都具有低碳减排的效果。为此,本研究通过构建农业农艺技术碳减排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北省农业在低碳减排方面的现状与潜力进行了分析,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农艺技术碳减排指标评价体系准则层包含投入指标、排放指标、产出指标和社会指标;指标层包含节肥量、节机械燃油量、减排量、固碳量、增产量、实施程度、可操作性和农民接受程度,可以用来比较不同农艺技术在碳减排方面的贡献。2)应用德尔菲法和层析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的权重,本指标体系最为关键的四个指标为节氮量、温室气体减排量、固氮量和产量。3)应用农艺技术碳减排指标评价体系对湖北省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化肥深施和秸秆还田四个减排措施进行评价,加权得到各减排措施的综合绩效分别为0.56、0.38、0.29、0.35,秸秆还田对当前全省低碳减排的贡献最大。4)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湖北省未来三年实施面积、节肥量、温室气体减排量、固碳量以及增产量进行预测,发现湖北省各项减排措施未来发展趋势良好,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5)政府应当完善制度,加大扶持补贴力度,要确保农户的农艺技术补贴到位,加快土地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针对农户对这些农艺技术认识不足的问题,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相关知识,教会农民如何正确采取环境生态和经济利益双赢的技术。同时,要保证客观物质需要,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农机普及率,加快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