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的合成、改性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ularmp3007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流变相合反应法、水热法与固相反应复合法、共沉淀与固相反应复合法等方法成功地合成了同时兼有Ni、Mn和Co的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并在优化合成条件的情况下对所合成的三元正极材料进行了不同比例的掺杂和包覆改性,采用XRD、SEM、ICP和CV等实验手段对合成与改性的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合成的正极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较高的比容量和倍率容量),并对该材料的反应机理及改性机理进行了探索,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重要结论。具体叙述如下:以氢氧化锂,醋酸镍,醋酸钴,醋酸锰以及柠檬酸为原料,采用流变相反应法合成LiNi1/3Co1/3Mn1/3O2。首先分别将原料充分混合(柠檬酸主要作配位剂),加入适量的水,形成流变态混合物,然后在120 ℃下,形成先驱物,再控制一定温度进行热处理,得到三元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用XRD、SEM、ICP和CV等实验技术对合成的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将合成目标产物制备成正极,组装成2025型纽扣电池,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研究发现:合成温度和焙烧时间的选择是获得理想三元正极材料的重要的因素,通过反复的对比,合成温度为850℃,合成时间为12 h时,得到的目标产物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即具有较高充放电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性能)。在电流密度为20 mA/g,充放电测试电压范围为2.5-4.5V,电池测试温度为室温(25℃),其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81mAh/g,20圈循环后,其比容量保持为173mAh/g,经过50圈循环后,比容量仍保持为170mAh/g,故该材料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当控制不同电流密度条件时,对该材料进行充、放电循环性能测试,如电流密度分别为50、100、200和400 mA/g时,其相应的比容量分别是157、132、111和70 mAh/g。当模拟电池充、放电的电流密度由400 mA/g变回到20 mA/g时,其比容量则恢复到174mA/g左右,非常接近其初始比容量,由此看出,采用流变相方法,控制灼烧温度为850℃时,得到的目标产物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此外,采用离子掺杂和表面包覆的方法来进一步改善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在离子掺杂改性方面,分别以A1203、MgO和ZnO作为掺杂剂,在850℃条件下,合成了 Al3+、Mg2+和Zn2+离子掺杂改性的三元正极材料。结果发现:少量的Al3+、Mg2+和Zn2+三种离子掺杂,均未改变材料的结构(α-NaFe02),伴随着离子掺杂量的增加,目标产物的颗粒变大,离子的掺杂量为1%时,该材料表现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在低倍率(0.1 C)充、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有所提高,初始比容量为182 mAh/g,循环5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7.7%,而且倍率性能也有所提高。在包覆改性方面,分别采用AlPO4、聚苯胺和碳对850℃制备的LiNi1/3Co1/3Mn1/3O2(LNCM)进行了包覆改性。当采用AlP04进行包覆时,AlP04的包覆量为x=0.01(1%)时,循环性能最好,5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仅降到176 mAh/g,容量衰减最小,只有1.7%。用1%AlP04包覆改性的LiCo1/3Ni1/3Mn1/3O2比未包覆的样品比较,充、放电比容量和循环性能均得到改善。以葡萄糖为碳源,对流变相合成方法制备的850 ℃材料LiNi1/3Co1/3Mn1/302进行包覆改性,得到产物C-LiNi1/3Co1/3Mn1/3O2。研究了碳包覆改性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C-LiNi1/3Co1/3Mn1/3O2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时,循环100次时充电比容量为176 mAh/g,放电比容量为174mAh/g容量保持率为96.1%,效率为99.8%;在不同电流密度下(50、100、200、400、600、800 mA/g)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样品的容量虽有所降低,但是材料表现出较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能;当采用聚苯胺对流变相合成方法制备的850 ℃材料LiNi1/3Co1/3Mn1/302材料包覆改性,并对得到产物PANI-LiNi1/3Co1/3Mn1/3O2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PANI-LiNi1/3Co1/3Mn1/302在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时,循环100次时充比电容量为176 mAh/g,放电比容量为174mAh/g容量保持率为96.1%,效率为99.8%。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也都得到改善。用电化学方法,对材料的掺杂和包覆改性机理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掺杂和包覆均能提高材料的导电率和离子扩散系数,从而改善该正极材料的倍率比容量和循环性能。采用共沉淀与固相反应复合的方法先制备出目标产物LiNi1/3Co1/3Mn1/302的前驱体,然后再在不同温度(800 ℃、850 ℃、900 ℃)下进行烧结得到目标产物,对目标产物进行进行了表征和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经过850 ℃烧结而得到目标产物具有较高的放电比容量和较好的电化学循环性能。当电流密度为20 mmA/g,充放电电压范围为2.5V-4.5V,温度为温室时,其初始放电容量是176mAh/g,充放电循环20圈后容量衰减为158mAh/g,充放电50圈后容量维持在157mAh/g。当电流密度分别为50、100和200 mA/g进行充放电循环时,其比容量分别对应为134、112和98mmAh/g,充放电循环50圈后,其放电容量分别保持为123、111和92mAh/g,容量的衰减分别为9.2%、0.9%和6.1%。当电流密度重新回到20 mA/g时,则目标产物的比容量又恢复为157 mAh/g。即850 ℃目标产物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既具有很好的可逆性又有较好的比容量。采用水热法结合高温固相法成功地合成三元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02)。先用水热法合成镍钴锰前的驱体,以合成的前驱体和Li2C03为原料,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固相反应制备了 800 ℃、850 ℃、900 ℃三个不同温度下的目标产物LiNi1/3Co1/3Mn1/302,采用XRD、SEM等对目标产物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采用恒电流充、放电电性能测试系统和交流阻抗等对所制备的三元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并对不同合成温度下所制备的目标产物的电化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2.5V-4.5V充放电电压范围内,LiNi1/3Co1/3Mn1/3O2-850也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较高充、放电比容量和优良的循环性能),在电流密度为20 mA/g条件下,进行充、放电测试,电压范围为2.5V-4.5V,其初始放电容量为186mAh/g,充放电循环50圈后为180mAh/g,具有独特的电化学循环性能。
其他文献
目的利用曲古霉素A(TSA)处理人胃癌细胞系BGC-803后观察细胞增殖情况并研究了凋亡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方法本研究通过TSA处理胃癌细胞系BGC-803细胞后,利用MTT、Real—time P
期刊
反比例函数是中考的必考题型,2016年的能力要求和以往相比,反比例函数的能级要求从C级提高到了D级,而求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k又是反比例函数中必考的题型,所以必须掌握求反
目的研究显微修复手术对腘动脉损伤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04—2013-09在辽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腘动脉损伤病患122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
摘 要:目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在职教科目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该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存在实践比重相对较小,知识更新速度较滞后等不足。有鉴于此,我们应借助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多种教学手段,施行单项实验科目考核制度,及时编纂具有创新性的教材,多管齐下地解决现存的问题,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水平。  关键字: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践教学;多媒体教学技术;项目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为了解决海量医学图像检索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自定义的LIRe和HBase相结合的方案。首先,将医学图像上传到HDFS;然后,通过自定义LIRe框架分别提取海量医学图像的形状以及纹理特
16世纪是全球资本主义萌芽的时期,但中国与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却完全不同,前人多从地理位置、生产关系角度来进行比较,而忽视了从商人这个阶层来进行比较,本文正是为填补这一
网络化的广播是指广播并入网络,在一个庞大的全球信息网络中壮大、发展的广播样式.利用因特网广播信息数字化技术和高速度、高容量的光纤通信技术及交互技术等高新技术,可以
【正】 四川省在赵紫阳同志主持工作期间,于1980年率先进行了金融体制改革。经过8年的探索和实践,现已打破了旧体制的束缚,初步建立起了一个以多种金融机构、多种信用方式和
采用数学学习策略问卷和数学能力测评工具获得某区域1782名中学生的匹配数据,依据数学能力值将学生由高到低划分为A、B、C、D四个能力水平,对不同能力水平的中学生数学学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