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腐霉菌青枯病抗性机制研究及玉米抗病侯选基因片段PG57-3的克隆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枯病是中国玉米产区的主要病害,研究玉米对青枯病抗性的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该研究首次对生理生化水平、细胞水平、以及分子水平的抗性机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首先从研究中不同抗性玉米对病原菌接种后表现出生理生化方面的改变入手,试图揭示不同抗性材料在防卫么应上表现的差异.通过寄主-病原物互作超微结构的观察,了解互作中细胞结构的变化以及确定研究基因表达适宜的时间.基因表达水平的研究试图揭示植物抗性反应的分子机理.在该文中利用CDNA-AFLP技术展示了病原菌诱导的基因表达概貌.利用PCR扩增分离了玉米基因组中抗病基因的侯选基因片段PG57-3.与已知的植物抗病基因进行比较后发现,它与NBS-LRR类抗病基因有一定的同源性.
其他文献
We propose a new framework for image-based three-dimensional (3D) model retrieval.We first model the query image as a Euclidean point.Then we model all projecte
文字新闻和图片新闻同属新闻,只是表现形式不同。一般说来,凡新闻作品都应当先采访后写作,新闻图片的拍摄制作也应当是在采访之后。这不但是工作顺序的先后,也是保证新闻的
小麦白粉病是影响小麦生产的世界性病害之一,在中国的危害日益严重.该研究针对小麦抗病育种工作中多样化抗源的鉴定与应用这一基础问题,对部分小麦近缘物种的苗期抗白粉病特
本试验用酸性转化酶(AcInv)反义基因对马铃薯进行了转化,并对以马铃薯茎、叶为外植体的再生系统和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转化系统进行了优化研究。供试菌株LBA4404含质粒pBIRA,为酸性转化酶反义基因表达载体。试验结果如下: 优化的马铃薯再生系统中,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的培养基为茎段:MS+NAA0.2mg/L+6BA2.25mg/L+GA_31.5mg/L,叶盘:N...
以往我们的许多报道,都习惯于从工作角度来写,老是说某项工作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了什么效果,有什么经验等,很少下功夫去研究读者的心理,不大注意群众喜欢读什么,不怎么研究
We evidence and study the differences in turbulence statistics in ocean dynamics carried by wind forcing at the air-sea interface.Surface currents at the air-se
根据西瓜枯萎病发病的可能机制: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菌丝在输导组织中大量繁殖堵塞维管组织,妨碍植物体内水分的正常运输;同时,菌丝体在寄主植物体内产生一种叫做镰刀菌酸(Fus
Question answering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that aims to deliver specific answers to questions posed by humans in natural language. How to efficiently identify t
科技文章的语言要不要向文学作品借鉴?借鉴些什么?这个问题很值得探讨。这里所说的借鉴,并不是要把科技文章与文学作品等同起来。因为两类作品是属于不同的思维范畴,前者以
该研究用花粉管途径首次将新疆赖草DNA导入普通小麦.在以春小麦培品系761为受体的转化后代第3代群体中发现1个大穗晚熟变异株和1个密穗极晚熟变异株;在以新春2号为受体的转化